<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國衣的詩詞(1494首)

    941 《和陶示周掾祖謝》 宋·蘇軾

    聞有古學舍,竊懷淵明欣。
    攝衣造兩塾,窺戶無一人。
    邦風方杞夷,廟貌猶殷因。
    先生饌已缺,弟子散莫臻。

    942 《華陰寄子由》 宋·蘇軾

    三年無日不思歸,夢里還家旋覺非。
    臘酒送寒催去國,東風吹雪滿征衣。
    三峰已過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
    里堠消磨不禁盡,速攜家餉勞驂騑。

    943 《百步洪二首(并敘)》 宋·蘇軾

    王定國訪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于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余年矣。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喟然而嘆。
    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云。

    944 《北征》 唐·杜甫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

    戰爭憂國憂民

    945 《秋娘詩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為李锜妾。
    后锜叛滅,籍之入宮,有寵于景陵。

    946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唐·杜牧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圭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詩曰:鞗革金厄,蓋小環。

    947 《慈圣光獻皇后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涂山女德茂,京室母才難。
    具美多前志。
    余光永後觀。
    遺衣遷館御,祖載出宮菆。
    終始神孫孝,長留萬國歡。

    948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 宋·王安石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
    誰謂秦淮廣,正可藏一艓。
    朝予欲獨往,扶憊強登涉。
    蔡侯聞之喜,喜色見兩頰。

    949 《次韻十四叔賜詩留別》 宋·王安石

    窮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兩見春。
    發丹久嗟淹國士,起家初命慰鄉人。
    行辭北闕樓臺麗,歸佐南州縣邑新。
    班草數行衣上淚,何時杖屨卻相親。

    950 《英宗皇帝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御氣方尊極,乘云已泬寥。
    衣冠萬國會,陵寢百神朝。
    夏鼎傳歸啟,虞羹想見堯。
    誰當授椽筆,論德在瓊瑤。

    951 《憶昨詩示諸外弟》 宋·王安石

    憶昨此地相逢時,春入窮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嶺,躑躅萬樹紅相圍。
    幽花媚草錯雜出,黃蜂白蝶參差飛。
    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

    952 《王章》 宋·王安石

    壯士軒昂非自謀,近臣當為國深憂。
    區區女子無高意,追念牛衣暖即休。

    953 《燕》 宋·戴復古

    聞說烏衣國,低連海上樹。
    春來避霜雪,秋去長兒孫。
    華屋語如訴,故巢多不存。
    雙飛惱幽獨,紅袖有啼痕。

    954 《錦帳春·處處逢花》 宋·戴復古

    處處逢花,家家插柳。

    政寒食、清時時候。
    奉板輿行樂,

    955 《別擬太上皇帝挽歌詞六首》 宋·范成大

    斂福開皇極,儲祥握赤符。
    寇降千貐貐,胡拜兩單于。
    洗甲民安枕,垂衣國覆盂。
    有生何以報,壽域互綿區。

    956 《洪景盧內翰使還入境,以詩迓之》 宋·范成大

    玉帛干戈洶并馳,孤臣叱馭觸危機。
    關山無極申舟去,天地有情蘇武歸。
    漢月凌秋隨使節,胡塵卷暑避征衣。
    國人渴望公顏色,為報褰帷入帝畿。

    957 《嘲峽石》 宋·范成大

    峽山狠無情,其下多丑石。
    頑質賈憎垂,傀狀發笑啞。
    粗類墳壞黃,沉漬鐵矢黑。
    或如溝泥涴,或似凍壁坼。

    958 《次韻朱李二君見寄二首》 宋·秦觀

    萬古流釭一鳥沉,衣冠常苦事違心。
    七行俱下知君舊,四者難并笑我今。
    梅已偷春成國色,云猶憑臘造天陰。
    美人綠綺煩遙贈,莫玫南金增永吟。

    959 《贈劉使君景文》 宋·秦觀

    落落衣冠八尺雄,魚符新賜大河東。
    穰苴兵法申司馬,曹植詩原出國風。
    拈筆古心生篆刻,引觴夾氣上云空。
    石渠病客君應笑,手校黃書兩鬢蓬。

    960 《春日偶題呈上尚書丈丈》 宋·秦觀

    三年京國鬢如絲,又見新花發故枝。
    日典春衣非為酒,家貧食粥已多時。

    * 關于國衣的詩詞 描寫國衣的詩詞 帶有國衣的詩詞 包含國衣的古詩詞(14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