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火的詩詞(739首)
564
《黃刑部之陜西轉運》 宋·楊億
百二秦川四塞寬,甘泉烽火報平安。
泥書雙筆遷郎署,粒食千金仰縣官。
江海斗生拋別墅,關山何日解征鞍。
定將鞭算資心計,流馬功成國史刊。
566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567
《度秦嶺》 宋·張舜民
狗日去中山,春盡抵馮翊。
閏晦適石城,發軫蒙再謫。
有姪佐晉陰,所幸在肘腋。
兒女本天愛,未免各分北。
569
《春日書懷》 宋·黃公度
才薄難任家國憂,年衰未免稻粱謀。
權門雖好羞搖尾,世路多猜敢轉喉。
是處溪山可藏拙,何人庭院許尋幽。
便須火急營春事,九十韻光一半休。
570
《和龔實之聞虜人敗盟》 宋·黃公度
請纓未系單于頸,置火面然董卓臍。
列郡奔馳喧羽檄,圣朝哀痛下芝泥。
盟寒關隴無來使,春晚江淮有戰鼙。
十載枕邊憂國淚,不堪幽夢破晨雞。
571
《賀劉使君》 宋·黃公度
于門為國產英賢,淮海鍾靈五百年。
松竹千尋森氣節,江湖萬頃渺情田。
白頭未握封侯印,皂蓋猶分刺史天。
俗變農桑皆犢佩,家傳愷悌只蒲鞭。
573
《上元應制次韻》 宋·李呂
華燈不夜照青春,鰲背背繒山迥絕塵。
已遣燭龍啣火炬,更開璧月駐飚輪。
長疑化國煙霄近,未覺壺天晚日賓。
知是奎文臨海外,賜章今夕寵光頻。
578
《讀李鶴田錢塘百詠》 宋·汪元量
南浦亭邊話別時,扁舟東下浙江湄。
遍將越國千年事,吟作錢塘百詠詩。
無火可能燒莽卓,有刀恨不斬高斯。
五陵佳氣飛揚盡,淚灑西風兩鬢絲。
580
《大柿行》 宋·王之道
君不見鄭虔學書晚彌篤,歲收柿葉貯三屋。
興來寢食兩俱忘,但覺毛公老而禿。
又不見梓人造車度群木,木中無火柿所獨。
舊言蓋軫象乾坤,須信斡旋歸一軸。
* 關于國火的詩詞 描寫國火的詩詞 帶有國火的詩詞 包含國火的古詩詞(7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