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國池臺的詩詞(201首)

    121 《過故宋》 唐·駱賓王

    舊國千年盡,荒城四望通。
    云浮非隱帝,日舉類游童。
    綺琴朝化洽,祥石夜論空。
    馬去遙奔鄭,蛇分近帶豐。

    122 《仙鶴篇》 唐·武三思

    白鶴乘空何處飛,青田紫蓋本相依。
    緱山七月雖長去,遼水千年會憶歸。
    緱山杳杳翔寥廓,遼水累累嘆城郭。

    123 《仙鶴篇》 唐·武三思

    白鶴乘空何處飛,青田紫蓋本相依。
    緱山七月雖長去,遼水千年會憶歸。
    緱山杳杳翔寥廓,遼水累累嘆城郭。

    124 《送尹補闕元凱琴歌》 唐·張說

    鳳哉鳳哉,啄瑯玕,飲瑤池,棲昆侖之山哉。
    中國有圣人,感和氣,飛來飛來。
    自歌自舞,先王冊府,麒麟之臺,羈雌眾雛故山曲。

    125 《季冬送戶部郎中使黔府選補》 唐·盧僎

    握鏡均荒服,分衡得大同。
    征賢一臺上,補吏五谿中。
    雨露將天澤,文章播國風。
    漢庭暌直諒,楚峽望清通。
    馬逐霜鴻漸,帆沿曉月空。
    還期鳳池拜,照耀列星宮。

    126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華字)》 唐·韋述

    修文中禁啟,改字令名加。
    臺座征人杰,書坊應國華。
    賦詩開廣宴,賜酒酌流霞。
    云散明金闕,池開照玉沙。
    掖垣留宿鳥,溫樹落馀花。
    謬此天光及,銜恩醉日斜。

    127 《敬酬陳掾親家翁秋夜有贈》 唐·儲光羲

    大姬配胡公,位乃三恪賓。
    盛德百代祀,斯言良不泯。
    敬仲為齊卿,當國名益震。
    仲舉登宰輔,太丘榮縉紳。

    128 《答王郎中》 唐·韋應物

    臥閣枉芳藻,覽旨悵秋晨。
    守郡猶羈寓,無以慰嘉賓。
    野曠歸云盡,天清曉露新。
    池荷涼已至,窗梧落漸頻。

    友情喝酒

    129 《答王郎中》 唐·韋應物

    臥閣枉芳藻,覽旨悵秋晨。
    守郡猶羈寓,無以慰嘉賓。
    野曠歸云盡,天清曉露新。
    池荷涼已至,窗梧落漸頻。

    130 《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 唐·岑參

    漢中二良將,今昔各一時。
    韓信此登壇,尚書復來斯。
    手把銅虎符,身總丈人師。
    錯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送別抒情寫云

    131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唐·杜甫

    飄飄西極馬,來自渥洼池。
    颯飁定山桂,低徊風雨枝。
    我聞龍正直,道屈爾何為。
    且有元戎命,悲歌識者誰。

    132 《千秋節有感二首(八月二日為明皇千秋節)》 唐·杜甫

    自罷千秋節,頻傷八月來。
    先朝常宴會,壯觀已塵埃。
    鳳紀編生日,龍池塹劫灰。
    湘川新涕淚,秦樹遠樓臺。

    133 《巴陵早秋,寄荊州崔司馬、吏部閻功曹舍人》 唐·賈至

    謫居瀟湘渚,再見洞庭秋。
    極目連江漢,西南浸斗牛。
    滔滔蕩云夢,澹澹搖巴丘。
    曠如臨渤澥,窅疑造瀛洲。

    134 《送中兄典邵州》 唐·韓翃

    官騎連西向楚云,朱軒出餞晝紛紛。
    百城兼領安南國,雙筆遙揮王左君。
    一路諸侯爭館谷,洪池高會荊臺曲。

    135 《朝天詞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 唐·王建

    山川初展國圖寬,未識龍顏坐不安。
    風動白髯旌節下,過時天子御樓看。
    相感君臣總淚流,恩深舞蹈不知休。
    初從戰地來無物,唯奏新添十八州。

    136 《游石堂觀》 唐·蕭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虛。
    我來斯邑訪遺跡,乃遇沈生耽載籍。

    137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唐·韓愈

    赤藤為杖世未窺,臺郎始攜自滇池。
    滇王掃宮避使者,跪進再拜語嗢咿。
    繩橋拄過免傾墮,性命造次蒙扶持。

    138 《始至云安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近曾遠守故有屬焉》 唐·劉禹錫

    天外巴子國,山頭白帝城。
    波清蜀栜盡,云散楚臺傾。
    迅瀨下哮吼,兩岸勢爭衡。
    陰風鬼神過,暴雨蛟龍生。

    139 《歷陽書事七十韻》 唐·劉禹錫

    一夕為湖地,千年列郡名。
    霸王迷路處,亞父所封城。
    漢置東南尉,梁分肘腋兵。
    本吳風俗剽,兼楚語音傖。

    唐詩三百首黃河邊塞

    140 《題蘇州楞伽寺》 唐·張祜

    樓臺山半腹,又此一經行。
    樹隔夫差苑,溪連勾踐城。
    上坡松徑澀,深坐石池清。
    況是西峰頂,凄涼故國情。

    * 關于國池臺的詩詞 描寫國池臺的詩詞 帶有國池臺的詩詞 包含國池臺的古詩詞(2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