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恨的詩詞(832首)
661
《過楚懷王廟》 宋·劉子翚
割據銷殘運,并吞息戰塵。
遺民猶憫楚,三戶欲亡秦。
念昔懷王立,潛圖霸業新。
降顏欣接士,薄伐屢窺鄰。
663
《居延》 宋·汪元量
憶昔蘇子卿,持節入異域。
淹留十九年,風霜毒顏色。
嚙氈曾牧羝,跣足涉沙磧。
日夕思漢君,恨不生羽翼。
一朝天氣清,持節入漢國。
胤子生別離,回視如塊礫。
丈夫抱赤心,安肯淚沽臆。
664
《讀李鶴田錢塘百詠》 宋·汪元量
南浦亭邊話別時,扁舟東下浙江湄。
遍將越國千年事,吟作錢塘百詠詩。
無火可能燒莽卓,有刀恨不斬高斯。
五陵佳氣飛揚盡,淚灑西風兩鬢絲。
666
《中秋》 宋·王之道
靜院三更雨,樓臺一點風。
新詩愁恨里,故國夢魂中。
節物它鄉異,交情我輩同。
眼前多怪事,咄咄強書空。
669
《髯將軍》 元·楊維楨
髯將軍,將之武,相之文。
文武長才不世出,將軍兼之今絕倫。
陣法本天地,兵機侔鬼神。
八門遁丁甲,六花散風云。
670
《李卿琵琶引》 元·楊維楨
李卿李卿樂中仙,玉京侍宴三十年。
自言弦聲絕人世,樂譜親向鈞天傳。
今年東游到吳下,三尺檀龍為予把。
胸中自有天際意,眼中獨恨知音寡。
672
《水西寺東樓曉起聞鶯》 明·劉基
日上高城柳影齊,風軒臨水看鶯啼。
初來木杪鳴相應,稍入花間聽卻迷。
芳草自深句踐國,行人猶隔御兒溪。
思家每恨無輕翼,可對鶯花不憯凄。
673
《漫興(十首)》 明·唐寅
馳驅京國罨頭塵,襤褸衣衫墊角巾。
萬點落花俱是恨,滿杯明月即忘貧。
香燈不起維摩疾,櫻筍難酬谷雨春。
鏡里自看成老大,戲兒棚上下場人。
¤
675
《二月雪》 宋·鄭獬
戊戌二月二十六,忽見大雪漫空來。
長老驚嘆共相語,非時有雪誠怪哉。
陽爻四畫已出地,至今百蟄不聞雷。
怪得氣候斗暄暖,便疑赤帝來相排。
676
《秋日詠樓感懷二首》 宋·強至
搖落秋旻一望長,浮空顥氣白如霜。
樓頭待月郡城晚,水底有天江國涼。
卻恨人生如寄客,未容年少即衰郎。
除非爛醉酬清景,莫惜千金換斗漿。
677
《榮歸堂二首》 宋·強至
嫩柳濃花圍舊圃,朱甍碧瓦照春池。
黃金腰下還鄉印,翠琰胸中報國詩。
乘駟長卿羞志淺,懷章公子恨名遲。
知公觸事須尊主,揭榜新堂是訓辭。
679
《北都春日漫書》 宋·強至
蓬鬢雙侵京國塵,花枝五別故園春。
曉鶯莫漫驚游宦,夜鶴多應怨主人。
日月名遲愁攬鏡,江湖興在憶垂綸。
天邊涕淚懷吾弟,卻恨衣冠系此身。
680
《寄湖掾楊浩然》 宋·強至
新持手版苕溪掾,應恨浮名別故鄉。
澤國幾瞻飛雁序,春風自入墜鱣堂。
坐曹未改平生好,開卷能如往日忙。
龍首主人監郡樂,定蒙賓禮考文章。
* 關于國恨的詩詞 描寫國恨的詩詞 帶有國恨的詩詞 包含國恨的古詩詞(8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