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心的詩詞(3167首)
361
《懷林維國二首》 宋·劉宰
四海論交二十年,知心一見似前緣。
情親尚記通宵語,忠告難忘送別篇。
夢入蓬壺重會面,座看書史尚堆前。
應憐廢學從農圃,要使留心在簡編。
362
《懷林維國二首》 宋·劉宰
尚記升堂拜母時,滿前兒女競牽衣。
鳳雛想見今成立,雁序遙聞已奮飛。
身后聲名終不朽,家傅詩禮足相輝。
傷心白下金陵道,無復班荊話昨非。
363
《挽知府趙開國》 宋·劉宰
青衫試據憶當年,傾蓋欣逢令尹賢。
一遠朋從忘歲月,相思客路渺山川。
政成郡國君何憾,病臥閭閻我自憐。
誤喜雁來猶寄字,傷心鶴駕已騰天。
364
《送林伯虎除國子監丞赴闕》 宋·趙汝鐩
璣衡占東南,老人方昭回。
明庭聚耆德,公難臥蒿萊。
行行出東門,丹心趨玉階。
雪棹乘興爾,云岫何心哉。
了卻濟世緣,應念金石臺。
天街躍馬余,就訪孤山梅。
365
《寄云峰饒安國》 宋·劉黻
千年古松樹,樹下兩翁吟。
語不到時事,笑皆非壯心。
江添明月凈,山共白云深。
寂寞磚趺在,何時重許尋。
368
《國士行》 明·李東陽
漆為癘,炭為啞,彼國士,何為者?趙家飲器智家頭,一
日事作千年仇。
報君仇,為君死。
斬仇之衣仇魄褫,臣身則亡心已矣。
369
《昌國君》 明·李東陽
齊城下,即墨守。
燕將代,昌國走。
卑辭累使招不歸,臣心上有先王知。
先王知,心獨苦。
義君臣,邦父母。
當時誓死卻齊封,更忍還兵向燕土。
終不似信要劉胥報楚。
370
《用韻答邵國賢》 明·李東陽
種樹長安不作陰,幽居何處解冠襟。
閑逢北客論山價,老向南枝識鳥心。
江水縱平終是險,惠峰雖好未為深。
只應棹入荊溪去,遙聽吳歌答楚音。
374
《題鄭好古松圖和趙國興韻》 宋·陳文蔚
筆端老木千歲心,一見洗我塵土襟。
坐久令人忘慍喜,古今碧澗落寒冰。
乍濃乍淡陰復晴,晦明變化天所成。
相畫這法如相士,骨奇肉瘦神必清。
煙淡云疏天冪冪,頃刻風雷暗塵壁。
畫工羞看手如神,十日一水五百石。
376
《送趙國宜之官武林》 宋·陳文蔚
自從棲隱入山深,間闊真同金玉音。
已謂清光依日月,不知幽趣尚園林。
暫違陶徑菊松面,喜動蘇堤梅柳心。
聞道專留薦賢牘,知音當在伯牙琴。
377
《寄別國清月老》 宋·鄧深
珍重國清老,由來隱薜蘿。
詩清堪供佛,禪定已降魔。
不向名山住,其如講席何。
無心聊一出,馀論自相多。
別去今逾遠,后期難得過。
丁寧一句子,還肯寄來么。
378
《又送湯國正五十六字》 宋·杜范
一尊濁酒送君行,慘澹江云似我情。
已是園林堆落葉,更添風雨掃殘英。
直存吾道曾何病,公在人心為不平。
我久念歸歸未得,羨君趲得去帆輕。
* 關于國心的詩詞 描寫國心的詩詞 帶有國心的詩詞 包含國心的古詩詞(31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