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學生的詩詞(487首)
321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322
《劉丑廝詩》 宋·蘇軾
劉生望都民,病羸寄空窯。
有子曰丑廝,十二行操瓢。
墦間得馀粒,雪中拾墮樵。
饑飽共生死,水火同焚漂。
324
《寄陳魯山》 宋·陸游
天下無虞國論深,書生端合老山林。
平生力學所得處,政要如今不動心。
舊友幾年猶短褐,謫官萬里少來音。
愿公思此寬羈旅,靜勝炎曦豈易侵。
327
《五和》 宋·劉克莊
少時弓旌頻招呼,北走淮水東陪都。
行衡周覽楚峰秀,游桂頗笑秦城愚。
簪山帶水雖絕境,羊腸魚腹真畏涂。
南轅亦涉尉佗境,烏睹所謂陽燧珠。
328
《贈施道州二首》 宋·劉克莊
施先生學有源流,家自長安徒益州。
疇昔建牙當一面,只今失國托諸侯。
身僑岳麓無生計,目斷岷峨起暮愁。
聞道漢廷須黼黻,蜀珍那得此淹留。
329
《贈劉成文》 宋·王令
予生謝早先,晚世相逅邂。
禮俗不可徵,百孔千瘡壞。
平時以是念,食美不知囋。
誰為醫國者,已亟不圖瘥。
331
《漫浪閣辭》 宋·晁補之
沛高皇之受嬴兮,劉別子曰楚元。
羌好詩而說羲兮,敬設醴于穆生。
戊始怠而穆去兮,申白笑而鉗市。
冨傳孫而失國兮,派辟強之支子。
332
《送吳黯赴闕》 宋·晁補之
我初官此君未來,君今去此我未往。
翻飛豈不慕緬邈,留滯何能悲鞅掌。
學道平生昧蹊徑,半世端如走榛莽。
古人曾病田甫田,切磋安可去吾黨。
東風消雪送鴻雁,南國連山生筱簜。
為當歸夢五湖中,會有高名百寮上。
334
《謁江華曾百里》 宋·劉過
摳衣三十年前事,曾以諸生傍絳紗。
一國所尊吾白下。
雙鳧猶遠令江華。
時來館學總余事,老去衣冠懷故家。
共怪我門郊島外,狂生尚有一劉叉。
335
《挽王隱君》 宋·李流謙
仁田義鋤德其種,晚歲坐看苗幪幪。
先生一去不可識,但喜郎君實麟鳳。
一線微言驚道喪,九鼎斯文賴君重。
圣門濤瀾無畔岸,我嘗操舟怯奔涌。
336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 關于國學生的詩詞 描寫國學生的詩詞 帶有國學生的詩詞 包含國學生的古詩詞(4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