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嗟的詩詞(701首)
342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345
《古風其二十九》 唐·李白
三季分戰國。
七雄成亂麻。
王風何怨怒。
世道終紛拏。
至人洞玄象。
高舉凌紫霞。
仲尼欲浮海。
吾祖之流沙。
圣賢共淪沒。
臨歧胡咄嗟。
348
《竹枝歌》 宋·蘇軾
蒼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飄不返,惟有蒼蒼楓桂林。
楓葉蕭蕭桂葉碧,萬里遠來超莫及。
乘龍上天去無蹤,草木無情空寄泣。
349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353
《安期生?并引?》 宋·蘇軾
安期生,世知其為仙者也,然太史公曰:蒯通善齊人安期生,生嘗以策干項羽,羽不能用,羽欲封此兩人,兩人終不肯受,亡去。
予每讀此,未嘗不廢書而嘆,嗟乎,仙者非斯人而誰為之。
故意戰國之士,如魯連、虞卿,皆得道者歟?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嘗干重瞳子,不見隆準公。
355
《贈莘老七絕》 宋·蘇軾
嗟余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
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淥浸裾,碧瀾堂下看銜艫。
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
356
《浰陽早發》 宋·蘇軾
富貴本先定,世人自榮枯。
囂囂好名心,嗟我豈獨無。
不能便退縮,但使進少徐。
我行念西國,已分田園蕪。
357
《浰陽早發》 宋·蘇軾
富貴本無定,世人自榮枯。
囂囂好名心,嗟我豈獨無。
不能便退縮,但使進少徐。
我行念西國,已分田園蕪。
359
《次韻水官詩》 宋·蘇軾
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閻子本縫掖,疇昔慕云淵。
丹青偶為戲,染指初嘗黿。
* 關于國嗟的詩詞 描寫國嗟的詩詞 帶有國嗟的詩詞 包含國嗟的古詩詞(7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