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國功的詩詞(1285首)

    741 《次韻水官詩?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詩,今刪?》 宋·蘇軾

    凈因大覺璉師,以閻立本畫水官遺編禮公。
    公既報之以詩,謂某:汝亦作。
    某頓首再拜次韻,仍錄二詩為一卷以獻。
    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742 《立春日病中邀安國仍請率禹功同來仆雖不能飲》 宋·蘇軾

    孤燈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發欹簪羞彩勝,黃耆煮粥薦春盤。
    東方烹狗陽初動,南陌爭牛臥作團。
    老子従來興不淺,向隅誰有滿堂歡。

    743 《再過超然臺贈太守霍翔》 宋·蘇軾

    昔飲雩泉別常山,天寒歲在龍蛇間。
    山中兒童拍手笑,問我西去何當還。
    十年不赴竹馬約,扁舟獨與漁蓑閑。
    重來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744 《次韻水官詩》 宋·蘇軾

    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閻子本縫掖,疇昔慕云淵。
    丹青偶為戲,染指初嘗黿。

    745 《和陶始經曲阿》 宋·蘇軾

    虞人非其招,欲往畏簡書。
    穆生責醴酒,先見我不如。
    江左古弱國,強臣擅天衢。
    淵明墮詩酒,遂與功名疏。

    746 《和陶詠荊軻》 宋·蘇軾

    秦如馬後牛,呂氏非復嬴。
    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
    功成志自滿,積惡如陵京。
    滅身會有時,徐觀可安行。

    747 《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哲理唐詩三百首

    748 《洗兵馬》 唐·杜甫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749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唐·杜牧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圭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詩曰:鞗革金厄,蓋小環。

    750 《苦雨》 宋·王安石

    靈場奔走尚無功,去馬來車道不通。
    風助亂云陰更密,水爭高岸氣尤雄。
    平時溝洫今多廢,下戶京囷久已空。
    肉食自嗟何所報,古人憂國愿年豐。

    751 《哭梅圣俞》 宋·王安石

    詩行於世先春秋,國風變衰始柏舟。
    文辭感激多所憂,律呂尚可諧鳴球。
    先王澤竭士已偷,紛紛作者始可羞,其聲與節急以浮。
    真人當天施再流,篤生梅公應時求。

    752 《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 宋·王安石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無一諧。
    盜傷中丞偶不死,利劍白日投天街。
    裹瘡入相議軍旅,國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語發涕,誓出按撫除睽乖。

    753 《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宋·王安石

    六朝人物隨煙埃,金輿玉幾安在哉。
    鍾山石城已寂寞,只見江水云端來。
    百年故老有存者,尚憶世宗初伐淮。
    魏王兵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754 《河勢》 宋·王安石

    河勢浩難測,禹功傳所聞。
    今觀一川破,復以二渠分。
    國論終將塞,民嗟亦已勤。
    無災等難必,從眾在吾君。

    755 《和吳御史汴渠》 宋·王安石

    鄭國欲弊秦,渠成秦富強。
    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長。
    維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
    歸作萬世利,誰能弛其防。

    756 《孫威敏公挽辭》 宋·王安石

    功名一世事,興廢豈人謀。
    重為蒼生起,終隨逝水流。
    凄涼歸部曲,零落掩山丘。
    許國言猶在,奸諛可使羞。

    757 《正憲吳公挽辭》 宋·王安石

    丙魏雖曹漢道昌,豈如公出值虞唐。
    秀鍾舊國山川氣,榮附中天日月光。
    更化事功參虎變,贊元時序得金穰。
    傷心鼓吹城南陌,回首新阡柏一行。

    758 《寄姚楚州》 宋·戴復古

    庸將幾誤國,流民亦弄兵。
    康時仗豪杰,了事是功名。
    車馬長淮路,貔貅細柳營。
    山陽還舊觀,并使慮塵清。

    759 《王應求出示蜀中山水障氣勢甚雄偉李巽巖題其》 宋·戴復古

    妙甚丹青手,能移造化功。
    三川山水國,半幅畫圖中。
    玉局人何在,銅梁路可通。
    巽巖扛鼎筆,文與畫爭雄。

    760 《題趙忠定公雪錦樓詩》 宋·戴復古

    九鼎重安國勢牢,功名易辦謗難逃。
    手扶日月掃云霧,身向江湖直羽毛。
    雪錦詩成先讖兆,金滕書啟見勤勞。
    紛紛論定知忠定,不負朝廷兩字褒。

    * 關于國功的詩詞 描寫國功的詩詞 帶有國功的詩詞 包含國功的古詩詞(12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