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典的詩詞(278首)
242
《木犀》 宋·許月卿
桂犀明辨不雷同,長憶先師品藻公。
風到如開香積國,月明疑在廣寒宮。
含香結佩風宜月,累印懷香月稱風。
酒里典弄幸猶在,先師醞藉孔林叢。
244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245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246
《中齋生朝》 宋·陳杰
當家勛閥舊巍煌,天女裁云為制裳。
胸飽治朝周典禮,篋余內苑漢詞章。
經行禾黍關河遠,指點蓬萊日月長。
故國風流一回首,不妨鸞玉小徜徉。
247
《檄中原》 宋·陳宓
大哉我宋得天下,仁比三代澤過之。
太祖太宗貽典則,真宗仁考父母慈。
熙豐足國振百度,要使宇內無蠻夷。
哲宗元佑建皇極,敬用賢哲如蓍龜。
248
《挽宋大卿》 宋·陳宓
蚤歲收科耀里閭,家傳祖訓是詩書。
棠陰尚使民思惠,典計能令國有儲。
九列簉班嗟已晚,十連奏最召方初。
輀車想過桐鄉道,幾許鰥嫠淚灑裾。
251
《醉吟五首》 宋·方回
淵明年十九,謝公破苻堅。
此時尚可為,未及出仕年。
太傅一丘志,永言負東山。
道子國寶輩,日趣晉祚遷。
參軍與百里,黽勉一紀間。
典午竟已矣,于茲遂歸田。
至今會心人,仰高醉中言。
255
《別宇文季蒙》 宋·郭印
調羹休羨最南枝,國香繼踵開酴醿。
先容豈藉早梅力,到了自結東君知。
孤芳繚繞春雖晚,典型題在黃金盞。
一家風骨端不凡,故使天公獨青眼。
256
《上邵尚書》 宋·郭印
康節名天下,流芳到子孫。
素風門戶遠,皇極典型存。
存邑紛戎馬,十年辭帝閽。
家艱俄茹苦,國難更堪論。
257
《送文正公遺像與王東廬》 宋·黃庚
古畫從來寶繪堂,遺君敢借舊珍藏。
貌存故國三公貴,澤衍來孫百世芳。
家廟幾年成闕典,宗枝此日倍增光。
當時種德根苗遠,分得槐陰到鶴鄉。
259
《桐廬道中九日逢子公》 宋·李處權
三年客里重陽節,故典征衣共一杯。
雁下紫萸能自好,霜前黃菊為誰開。
中原豺虎定何許,故國池臺安在哉。
山水中逢張學士,慢扶雙槳不須催。
* 關于國典的詩詞 描寫國典的詩詞 帶有國典的詩詞 包含國典的古詩詞(2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