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固傳的詩詞(477首)

    461 《陪戎州范守閻倅飲涪翁紀事》 宋·孫應時

    元佑人何負,黃郎昔此居。
    江山愁思里,風景醉吟馀。
    問俗夸遺事,開荒想舊廬。
    巖姿自奇怪,欲響故清虛。

    462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韻》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
    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
    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463 《和沈子美梅詩》 宋·王洋

    一氣如權衡,俯仰在緹室。
    鼓行橐籥間,草木俱應律。
    物物各有長,輩行皆屈膝。
    誰能長百花,寒梅最先密。

    464 《谹父又賦鼓字一篇復次韻》 宋·王洋

    魯人小信廉織雨,大國雷車起三鼓。
    堂堂千里勢無前,安用渠彌設三渚。
    使君賓客多英侶,碧玉傾香細腰舞。
    浮花浪蕊爭取憐,醉乞一言終不許。

    465 《近冬至祭肉未給因敘其事》 宋·王洋

    去年至日猶從俗,今年至日曾無肉。
    食無臠炙情勿傷,祭不毛血貧太酷。
    起與婦謀宜早計,我典春衫君前髻。
    但得豚肩略揜豆,敢事三牲共日祭。

    466 《聞鶯》 宋·王洋

    階前芳草一尺齊,黃鸝始向林間啼。
    一聞傳聲人失喜,駑馬并立逢駃騠。
    我思此鳥固妍好,人喜亦緣來不早。
    若令春到便輕遷,厭聽誰憐跡如掃。

    467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468 《七月八日小雨》 宋·王洋

    萬匯就槁死,一涼送生意。
    問誰犯炎威,用事得屏翳。
    始自長夏來,龍骨嘔四裔。
    平原暴槁乾,生火自焚燧。

    469 《題長興陳朝檜》 宋·王洋

    蒼髯右極皴皮膚,夭矯枝干中半枯。
    有如老人自離立,亭亭不用兒孫扶。
    六朝兵戈日相逼,晚向陳墮生道側。
    不知何計脫鋒铓,三十六中居上策,

    470 《吳子正招飲時權酒局不赴作詩戲之》 宋·楊時

    寒爐火冷浮青煙,勁風刮面如戈鋋。
    凝陰不動天欲雪,竟日兀兀成拘攣。
    廣文才名四十年,天寒坐客猶無氈。
    參軍官小技能薄,寂寞冷坐誠宜然。

    471 《題愍孝廟次王龜齡韻》 宋·喻良能

    曹娥卓行傳豐碑,越人往往貴女兒。
    建炎蔡氏有孝子,事比孝子尤環奇。
    自從結發讀書史,倜儻不受靮與羈。
    乃翁詿誤落囹圄,疚心疾首泣以悲。

    472 《贈應童子》 宋·袁說友

    閩山佳氣毓英儒,丱角胸中敵萬夫。
    萬石固應傳孺子,玄文真可與童烏。
    飽充器識觀他日,莫負聲名滿上都。
    更憶韓公序文好,成人之禮正相須。

    473 《垂絲海棠》 宋·曾豐

    春風場里一嬋娟,情性脂韋氣力綿。
    外不自持如醉者,中無他兼若羞然。
    避風皇后身傾靡,承露仙人手覆懸。
    正恐梅知固相聘,含香自嗅不容傳。

    474 《龍州書院》 宋·曾豐

    西昌有洲龍屈蟠,爪牙潤澤鱗甲寒。
    桃花水肥意騰躍,似欲上與青天干。
    西昌有士龍變化,云可以乘泥可謝。
    臚傳未放雷嗚春,弦誦猶挑燈破夜。

    475 《紹興淳熙兩朝內禪頌》 宋·曾豐

    維堯則天,與天同大。
    俯視九州,細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邁。
    維舜則堯,與堯同高。

    476 《謝新淦令徐信甫至贛相過》 宋·曾豐

    永嘉之重自晉始,積至本朝始多士。
    大科異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
    淳熙癸卯徐令君,相逢欲執弟子禮。
    聊將舌本吐寸璣,輒自腳跟參萬里。

    477 《南康劉尉于廳事之東開軒日清瀨蓋取其前松聲》 宋·曾豐

    坐曹在西退食東,一間然爾萬不同。
    彼無乃俗飽吾聒,此不勝幽醒我聰。
    不律不呂自中節,非夔非襄誰傳宗。
    意其金沙澒磅礴,否則銀漢鍧穹窿。

    * 關于固傳的詩詞 描寫固傳的詩詞 帶有固傳的詩詞 包含固傳的古詩詞(4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