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團城的詩詞(236首)

    181 《送文與可知湖州》 宋·蘇轍

    連持梁洋印,久作溪山主。
    深知為郡樂,但畏買茶苦。
    來歸天祿閣,坐守登聞鼓。
    九重未明入,百辟盈庭舞。

    182 《次韻子瞻游甘露寺》 宋·蘇轍

    去國日已遠,涉江歲將闌。
    東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歡。
    遷延廢行邁,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棄征鞍。

    183 《櫻桃》 宋·楊億

    團于火色貝,燦極日光珠。
    西海瑤池苑,曾城寶樹區。
    鳳幘生猶嫩,龍睛未脫枯。
    彤標與霞彩,紫府閟雪腴。

    184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185 《與張琬同年飲于龍興寺所居》 宋·張舜民

    臺城風物已凄凄,牢落行人邂逅齊。
    秉燭相看如夢寐,片帆回首又東西。
    依依團扇秋仍好,脈脈青娥恨卻低。
    一曲琵琶無限意,時時閒客思都迷。

    186 《郴州》 宋·張舜民

    橘井蘇仙宅,茶經陸羽泉。
    萬峰團雉堞,二水匯城輭。

    187 《乍涼寄樸翁》 宋·姜夔

    前日松間步屧歸,更將荷葉障秋暉。
    如今城里拋團扇,應是山中試裌衣。
    水有秋容連漸少,樹含涼氣鳥慵飛。
    炎天既懶趨城市,從此尤須巒翠微。

    188 《讀平險銘寄李漢老》 宋·劉子翚

    官侯鑿平劍浦灘,游子不歌行路難。
    李公作銘垂不刊,峻峰激流生筆端。
    斯文豈但夸雄觀,寓理之奧開聾眢。
    惟人性天同廣胖,橫目立見分庭壇。

    189 《花洞》 宋·王之道

    浮渡竟何處,欲游未能游。
    夢寐金谷巖,神往形獨留。
    異哉城市中,芳菲自春秋。
    長紅雜團綠,結成巖穴幽。

    190 《北園坐上探題得新杏》 宋·韓維

    紅蘤風盡,團枝泣露光。
    葉深驚乍見,實小貴先嘗。
    點綴憐余萼,飄零惜舊香。
    不須悲了物,縣城喜手中觴。

    191 《周介然所惠石銚取水瀹茶》 宋·吳則禮

    吾人老懷丘壑情,洗君石銚盱眙城。
    要煎淮水作蟹眼,飯飽睡魔聊一醒。
    僧伽孤塔何亭亭,試喚僧伽真肯應。
    擬向山陽買白菜,團爐爛煮北湖羹。

    192 《過宋呈曾公冕》 宋·吳則禮

    團欒棗熟官焙奇,澆我清秋雁鶩池。
    絕聞人說宋城令,真是南豐仆射兒。

    193 《謝宋宰惠玉友曲方》 宋·陳造

    夫子如周郎,即之疑飲醇。
    相從不逾歲,遽欲瀟湘秦。
    此生憂患余,佽助嗟無幾。
    安得如公者,莫逆與終始。

    194 《即席次必強六絕句》 宋·李新

    暖霧團云晚氣酣,柅車游女密于蠶。
    錦城行樂忘歸客,家在魚鳧碧水南。

    195 《辛未元夜》 宋·鄭剛中

    輕寒擁山城,遠綠生春草。
    迎神樂元夜。
    笑語聞蠻獠。
    惟有團圓月,報我時節好,寸燈豈為孤,卮酒未為少。
    微醺短檠旁,人靜茅屋小。

    196 《東峰亭》 宋·李彌遜

    芒鞋著層丘,甘若臥華屋。
    了然非夢覺,似是前境熟。
    行行上青冥。
    下視八荒促。

    197 《秋月回文》 宋·李彌遜

    霜盤玉隱倒團金,迥水秋天碧夜侵。
    光掩半扉寒夜永,影分疏竹翠軒深。
    長空遠岫歸云卷,古木高風浥露沉。
    涼袂客愁應夢楚,荒城曉角夜悲吟。

    198 《松隱坐上寄錢大參》 宋·曹勛

    閑里光陰不記名,曲勤宏度訪公榮。
    五云灑翰情文厚,九節浮香琖色輕。
    寶箑含風清致爽,彩絲縈臂眼增明。
    團欒每得佳時醉,卻恐宣麻下帝城。

    199 《和韓子文五首》 宋·曾協

    密云閣雨靳春晴,不放芒鞋取次行。
    卻坐蒲團政無賴,好詩端為破愁城。

    200 《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星潭》 宋·樓鑰

    山頭分下一泓清,石甃團團瞰小亭。
    身在赤城名絳闕,至今潭影照郎星。

    * 關于團城的詩詞 描寫團城的詩詞 帶有團城的詩詞 包含團城的古詩詞(2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