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團葉的詩詞(301首)

    221 《詠雪于清虛堂火閣》 宋·白玉蟾

    長空慘慘晝如夜,嚴風刮得雪片下。
    寒猿傍樹不敢聲,江梅羞開恐易謝。
    萬山無限落葉愁,處處凝煙纏草舍。
    枯槎凍僵不復活,飛廉截住陽春赦。

    222 《句》 宋·寇準

    冬葉扶疏碧繖團,溪山環郭莫窮端。

    223 《和子瞻玉盤盂二首》 宋·蘇轍

    千葉團團一尺余,揚州絕品舊應無。
    賞傳莒國遷鐘虞,移憶胡僧置缽盂。
    叢底留連傾鑿落,瓶中捧擁照浮屠。
    強將絳蠟封紅萼,惟悴無言損玉膚。

    224 《方推官寄新茶》 宋·曾鞏

    采摘東溪最上春,壑源諸葉品尤新。
    龍團貢罷爭先得,肯寄天涯主諾人。

    225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226 《所居二室號書癡禪悅各成一詩·禪悅》 宋·葛立方

    多生業果種情田,鷲嶺宗風好著鞭。
    要使野狐驚鐵杖,莫令黃葉認金錢。
    傳衣雖落慧能后,成佛應居靈運前。
    趺坐蒲團成冷淡,比從人役竟誰賢。

    227 《秋日雜詠六首》 宋·韓元吉

    古郡青山合,乘高眼倍寬。
    風驚梧葉陣,雨暗菊花團。
    涼色宜欹枕,秋光怯憑欄。
    向來疏懶意,景物暫相歡。

    228 《乍涼寄樸翁》 宋·姜夔

    前日松間步屧歸,更將荷葉障秋暉。
    如今城里拋團扇,應是山中試裌衣。
    水有秋容連漸少,樹含涼氣鳥慵飛。
    炎天既懶趨城市,從此尤須巒翠微。

    229 《雙樹》 宋·劉子翚

    猗猗映門樹,團團若雙蓋。
    微風薄層霄,仿佛斗清籟。
    逍遙步其下,秀色吾所愛。
    秋來霜葉紅,飄落不相待。

    230 《追和李義山賦菊二首》 宋·王之道

    團團青蓋小,拂拂御袍黃。
    翠葉凌霜秀,繁英浥露香。
    浮觴追北牖,飲水記南陽。
    采采東籬下,行歌對草堂。

    231 《四祖山》 宋·王之道

    黃梅西去一舍許,奔走龍天瞻四祖。
    師今何往昔何來,占斷金沙長作主。
    須知至道本不滅,豈獨高名固非取。
    偶傳衣缽斷三世,遂配云中詔千古。

    232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233 《紈扇辭》 元·楊維楨

    團圓合歡扇,比似月嬋娟。
    嬋娟有時缺,我扇豈衣圓?秋風落梧葉,我扇同棄捐。
    不得如秋葉,吹墮在君前。

    234 《和楊孟載春愁曲之什》 元·楊維楨

    小樓日日聽雨臥,輕云作團拂簾過。
    金黃楊柳葉初勻,雪色棠梨花半破。
    東家蝴蝶飛無數,西鄰燕子來兩個。
    玉關萬里尺書稀,羞殺牡丹如斗大。

    235 《在永嘉作》 明·劉基

    高屋集飛雨,蕭條生早寒。
    我來復幾時,明月缺已團。
    浮云蔽青天,山川杳漫漫。
    狐貍嘯悲風,鯨鯢噴重瀾。

    236 《水亭幽居圖》 明·唐寅

    虛亭林木里,傍水著欄桿。
    試展團蒲坐,葉聲生早寒。

    237 《畫盆石菖蒲》 明·唐寅

    水養靈苗石養根,根苗都在小池盆。
    青青不老真仙草,別有陽春雨露恩。

    早起虛庭賦考盤,稻田新納十分寬。
    呼童摘取菖蒲葉,驗到秋來白露團。

    238 《和太師相公秋興十首》 宋·夏竦

    螢光照水星星度,雁陣橫空字字移。
    何處佳人惜團扇,玉階煙葉動輕飔。

    239 《北園坐上探題得新杏》 宋·韓維

    紅蘤風盡,團枝泣露光。
    葉深驚乍見,實小貴先嘗。
    點綴憐余萼,飄零惜舊香。
    不須悲了物,縣城喜手中觴。

    240 《次韻梁教章宰喜雪》 宋·陳造

    窮臘缺膏潤,何異客病渴。
    龍伯供雪事,落勢不受遏。
    繽紛一再余,旋報焦卷活。
    去年痛無年,回首氣尚奪。

    * 關于團葉的詩詞 描寫團葉的詩詞 帶有團葉的詩詞 包含團葉的古詩詞(3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