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因知生的詩詞(1155首)

    661 《句》 唐·靈澈

    松樹有死枝,冢上唯莓苔。
    石門無人入,古木花不開。
    (《道邊古墳》)
    綠竹歲寒在,故人衰老多。

    662 《寒棲子歌(曾居廬山,欲有事羅浮之行)》 唐·皎然

    君在廬山知不群,有疑是鶴又是云。
    生死塵埃污不得,眼前榮利徒紛紛。
    今日惠然來訪我,酒榼書囊肩背荷。

    663 《沁園春》 唐·呂巖

    七返還丹,在我先須,煉已待時。
    正一陽初動,中宵漏永,溫溫鉛鼎,光透簾幃。
    造化爭馳,虎龍交媾,

    664 《南浦(四月八日)》 宋·史浩

    天氣正清和,慶西乾、釋迦如來出世。
    毓質向金盆,祥云布、層霄九龍噴水。
    東傳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記。
    露盤百卉擁金容,香湯爭來拂洗。

    665 《哨遍(用前韻)》 宋·辛棄疾

    一壑自專,五柳笑人,晚乃歸田里。
    問誰知、幾者動之微。
    望飛鴻、冥冥天際。
    論妙理。

    666 《水調歌頭(自述)》 宋·葛長庚

    苦苦誰知苦,難難也是難。
    尋思訪道,不知行過幾重山。
    吃盡風_雨_,那見霜凝雪凍,饑了又添寒。
    滿眼無人問,何處扣玄關。

    梅花閨情思念

    667 《沁園春(送孫季蕃吊方漕西歸)》 宋·劉克莊

    歲暮天寒,一劍飄然,幅巾布裘。
    盡緣云鳥道,躋攀絕頂,拍天鯨浸,笑傲中流。
    疇昔奇君,紫髯鐵面,生子當如孫仲謀。
    爭知道,向中年猶未,建節封侯。

    668 《論詩五首》 清·趙翼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婉約惜春人生哲理

    669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鳩婦言》 宋·梅堯臣

    不如作繭依蠶蔟,以絲自裹還自足。
    與爾為婦過一生,怒即分飛同轉目。
    辛勤唯雛寄鵲巢,子母生離因爾逐。
    羽毛曾未顏色衰,飲啄不計豐儉時,

    古文觀止寫人父母

    670 《入如來禪》 明·朱元璋

    師心好善善心淵,宿因曠作今復堅。
    與佛同生極樂天,觀空利物來東邊。
    目有神光頂相圓,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談般若生紅蓮,周旋俯仰皆幽玄。

    菊花抒懷

    671 《岐陽逢曲陽故人話舊》 唐·馬戴

    異地還相見,平生分可知。
    壯年俱欲暮,往事盡堪悲。
    道路頻艱阻,親朋久別離。
    解兵逃白刃,謁帝值明時。

    672 《論俗十二首》 宋·劉子翚

    何州無戰爭,閩粵禍未銷。
    或言殺子因,厲氣由此招。
    蠻陬地瘠狹,世業患不饒。
    生女奩分貲,生男野分苗。

    673 《冰韻端夫聞江北水磨》 宋·鄒浩

    萬事根本安裝難明,聲之所發由聲聲。
    不有智者抉其□,直如寶劍埋豐城。
    風生風濟孰噓吸,制作解成琴與箏。
    矧茲江漢瀉荊楚,含桃初熟飛流鶯。

    674 《送元晦》 宋·劉珙

    翩翩雙黃鶴,結巢相因依。
    一為天風便,矯翮西北飛。
    歲華及晼晚,霜露侵征衣。
    此行亦良苦,千里以為期。

    675 《送朱元晦游湘中》 宋·黃銖

    有美人兮,蹇何為兮中洲。
    鳴玉佩兮,冠云章而遠游。
    浮沅湘而西蹠兮,因返睇兮層丘。
    繄發軔之指期兮,歌予懷以送之。

    676 《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 元·三于真人

    混元樸裂。
    轉四生六道何時徹。
    翻軀改殼,杳冥中萬度生滅。
    皆因父母,匹配陰陽合精血。

    677 《秋懷》 南北朝·謝惠連

    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
    如何乘苦心,矧復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爛。
    蕭瑟含風蟬,寥唳度云鴈。

    678 《楊教師槍歌》 明·唐順之

    老楊自是關東客,短衣長軀棗紅面。
    千里隨身丈八矛,到處尋人斗輕健。
    謂余儒生頗好武,一揖滾滾發雄辯。
    坐驚平地起波濤,蠕蠕龍蛇手中現。

    679 《述懷》 現代·洪傳經

    疏狂無意逐功名,舞舌川湘又楚秦。
    學匯中西空自許,言非理則不相因。
    那知以此遘憂患,竟為多言犯要津。
    甚矣書生無一用,未能權變且謀生。

    680 《蓬萊旅舍作》 當代·啟功

    其五:盡瘁出祁山,亦寓自全計。
    后主抑其喪,足見疑與忌。
    狼顧司馬懿,魏文屢相庇。
    方詡知舜禹,轉瞬食其弊。

    * 關于因知生的詩詞 描寫因知生的詩詞 帶有因知生的詩詞 包含因知生的古詩詞(11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