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因境的詩詞(319首)
301
《緣識》 宋·宋太宗
高山石室半空嵌,選取靈芝草盡芟。
法意要修心一等,道情焉用口三緘。
丹砂保重開清境,白發相宜倚翠巖。
曩劫緣中因種在,布衣鶴袖鳳來銜。
302
《緣識》 宋·宋太宗
九重天上帝仙居,愚昧求真道理疏。
混沌初分長日月,精魂聚散記丹書。
離男坎女皆相類,壬子丙西異境殊。
歷動因緣隨世在,陰功及物最玄珠。
303
《緣識》 宋·宋太宗
頂戴尊天地,聰明識見高。
無為通理性,猛利豈虛勞。
出沒終難認,因緣不可逃。
中原多圣境,四海涌滔滔。
30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窮真妙理訪仙鄉,云水青山地久長。
聞說洞中諸境異,誰知鼎內有非常。
遭逢只是因緣感,費力無成枉用忙。
瑞氣青天含象彩,十洲檔坐論陰陽。
30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九重天上帝仙居,愚昧求真道理疏。
混沌初分長日月,精魂聚散記丹書。
離男坎女皆相類,壬子丙丁異境殊。
歷劫因緣隨世在,陰功及物最玄殊。
30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一法歸千法,真如即是真。
迷情終不見,達了悟知因。
海納分他境,心平故可親。
但明修煉路,善業盡隨身。
30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知語默,境外見真空。
有位皆玄感,無緣不用功。
義說三才理,幽深萬事通。
因依堪法則,答謝向旻穹。
30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頂戴尊天地,聰明識見高。
無為通理性,猛利豈虛勞。
出沒終難認,因緣不可逃。
中原多圣境,四海涌滔滔。
309
《和兗弟游湖上諸寺二首》 宋·蘇頌
叢林四百見州經,盡在錢塘舊縣坰。
十里湖光連北郭,千尋巖翠繞南屏。
松間幽徑迎冠蓋,竹里飛泉入戶庭。
勝境無因朝日到,羨他禪伯老林扃。
312
《和秀實扉字韻》 宋·王洋
柴車朝出暮柴扉,麋鹿情通麋鹿知。
寓目每因思舊約,破顏時幸讀新詩。
妻兒債負真冤境,祖佛因緣即妙醫。
救火抱薪還止火,只嫌虛幻沒休時。
313
《和秀實寄詩》 宋·王洋
去年河南歸故地,今年朔方兵又起。
血牲面埋曾幾時,無乃奸盟神不喜。
嗟爾萬人來遠荒,豈無戰士傷金瘡。
封疆萬里尚越境,金帛露積猶多藏。
314
《留贈道場老慧苦眼疾》 宋·王洋
云中白鶴塔千尋,為眾同南古到今。
五百年來一聲錫,四禪天外百花林。
長眉白黑歸宗眼,苦口因緣黃蘗心。
方見道場多勝境,盡情呈現付知音。
315
《題齊政壁》 宋·王洋
柳經沈雨舞腰慵,鶯入新陽曲未終。
照徑自藏塵外境,憎花不愛世間紅。
橋分知為前溪改,寺遠因尋別路通。
更待薰風日清永,長歌呼就滿蒲風。
316
《和知字韻二篇·答解嘲》 宋·王洋
春來秋去鎖煙扉,此境人間不易知。
強遣憂愁須藉酒,巧傳消息卻因詩。
生緣有累難除藥,性本無為不用醫。
苦樂從來略相對,乘車須記飯牛時。
317
《小石塘源》 宋·于石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318
《至游堂二首》 宋·袁說友
力田須逢年,掘井須及泉。
學者志于道,如以規正圓。
及其見道時,攬轡誰爭先。
筌蹄蛻陳跡,羽化而登仙。
319
《揚州堡寨》 宋·袁說友
西風一舸來揚州,疋馬直上新城頭。
環城九里十六步,一一峭壁臨深溝。
俄焉唯喏兩軍士,眾手指示陳其由。
揚鞭試問筑城意,曰堡曰寨何所謀。
* 關于因境的詩詞 描寫因境的詩詞 帶有因境的詩詞 包含因境的古詩詞(3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