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回鸞的詩詞(631首)
502
《一寸金·堪嘆群迷》 宋·無名氏
堪嘆群迷,夢空花幾人悟。
更假饒錦帳銅山,朱履玉簪,畢竟于身何故。
未若紅塵外,幽隱竹籬蓬戶。
青松下,一曲高歌,笑傲年華換今古。
503
《奉禮歌》 宋·無名氏
皇澤均普,群生遂。
萬宇和祔,講天津、合祭圣宗神祖,八音鈞奏諧節。
堂上薦鳴球,琴瑟擊。
越布濩、霜空靜,月華凝、光景藹藹。
504
《選冠子·庾嶺煙光》 宋·無名氏
庾嶺煙光,江南風景,冷落歲寒庭院。
疏林萬木凍折,孤根獨犯,曉霜回暖。
萼點胭脂,粉凝芳葉,依稀幾枝初綻。
上層樓、月夜憑闌,風送暗香清遠。
505
《傾杯序/傾杯樂》 宋·無名氏
昔有王生,冠世文章,嘗隨舊游江渚。
偶爾停舟寓目,遙望江祠,依依陌上閑步。
恭詣殿砌,稽首瞻仰,返回歸路。
遇老叟,坐于磯石,貌純古。
506
《依韻和武平別後見寄》 宋·梅堯臣
溪遠檣危一望遙,此焉凄絕府中僚。
已同雁鶩依清淺,共看鸞皇上泬寥。
別岸無端縈細柳,回舟不忍過新橋。
醉來事事能生感,誰道愁腸酒易銷。
507
《依韻和吳正仲冬至》 宋·梅堯臣
流光冉冉即衰遲,物趣回環似轉規。
長景已知今日至,孤懷不比少年時。
阻陪上合鴛鸞後,且與南州父老期。
況有舂禾新酒熟,百分休放手中卮。
510
《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 明·高啟
媯蜼子,乃是軒轅之裔,虞鰥之孫。
混沌既死一萬季,獨抱大存,竊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墳。
蚤逢三光五岳之氣、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渾渾。
鹿走秦中原,蛇斗鄭國門。
511
《齊人少翁招魂歌》 宋·劉克莊
夜月抱秋衾,支枕玉鸞小。
艷骨泣紅蕪,藏陵三十老。
臥聞秦王女兒吹鳳簫,淚入星河翻鵲橋。
素娥劃襪跨玉免,回望桂宮一點霧。
紛紅小蝶沒柳煙,白茅老仙方瞳圓。
尋愁不見入香髓,露花點衣碧成水。
512
《翡翠》 宋·文同
清晨有珍禽,翩翩下魚梁。
其形不盈握,毛羽鮮且光。
天人裁碧霞,為爾縫衣裳。
晶熒炫我目,非世之青黃。
513
《任居云棲枝閣》 宋·文同
峨峨仙鸞山,杳杳山上閣。
道傍問耕者,居云之所作。
居云倜儻士,韁鎖不可縛。
讀書三十年,議論寫不涸。
514
《胡長彥母解氏挽詞》 宋·周必大
蘐死蘭枯及老堂,翩翩丹旐逐風翔。
冰間鱗躍悲馀閣,紙上鸞回閟古囊。
年過九齡今代少,家留一桂異時芳。
衰宗自恨通姻晚,不及陶家饌客觴。
515
《步虛四章》 宋·白玉蟾
帝在蕊珠殿,騫林白鶴翔。
方會琪花宴,遽聽青鸞歌。
云籠六六天,下界徒嗷嗷。
爾不慕玉府,輪回復奈何。
516
《三級泉》 宋·白玉蟾
緣溪深入桃花塢,紫霞隱隱幽禽語。
九層峭壁劃春空,三級鳴泉飛暮雨。
落日銜山紅影濕,冷云抱石蒼崖古。
激回澗底散冰花,噴上松梢雪飄縷。
517
《天籟堂》 宋·白玉蟾
到此令人玉骨寒,四圍紫翠玉回環。
玲瓏蒼壁竹敲竹,重疊畫屏山間山。
猿笛曉聞冥漠外,松濤夜吼有無間。
我將喚起陳知白,蛻卻塵軀跨彩鸞。
* 關于回鸞的詩詞 描寫回鸞的詩詞 帶有回鸞的詩詞 包含回鸞的古詩詞(6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