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回音的詩詞(792首)
621
《再用韻寄丁知縣三首》 宋·陳造
旗亭風月小披襟,慰我東歸聽足音。
潮水去來當有信,岫云出入自無心。
酒杯乘興從妨夢,詩律緣愁樂廢吟。
明日揚舲回白首,煙橫北固櫂千尋。
622
《長句簡諸公》 宋·陳造
君家開宴為酴醾,竹聲裂石弦輥雷。
我家芍藥繼如許,如解商量先后開。
深紅妍白各媚嫵,瓊肌玉骨無纖埃。
日高未覺睡態足,風定亦送龍香來。
623
《次崔帥韻》 宋·陳造
虎塞風云自壯懷,詩壇尤見不凡才。
至音忽作鏘金發,急筆寧須擊缽催。
屬饜重嘗項上臠,拜嘉如嗅隴頭梅。
還家定遣比鄰怪,珠璧光芒重載回。
624
《次王帥韻》 宋·陳造
使君觴客及公榮,慰我他時渴德深。
已為穆生重設醴,更聞正始嗣遺音。
打圍紅袖留連舞,論檻黃花取次簪。
恰似雄邊臺上醉,回頭歲月嘆侵尋。
625
《次韻梁教授》 宋·陳造
房陵為州亂山鎖,雅宜著此衰病身。
勿云蕞爾曹鄶下,舞袖莫回腳不伸。
土風疎鬯北通魏,語音勁正西帶秦。
入箸臥沙慣割鮮,溜匙云子免薦陳。
626
《食晚菘新筍》 宋·陳造
化兒出奇安此腹,下稱智囊不盛肉。
饑雷收聲才脫粟,薦以藻芹仍杞菊。
園丁可是監河侯,供我朝昏三畝綠。
即今春菘晚不衰,況復桂筍森可束。
628
《嘯臺》 宋·李廌
言登阮公臺,興來聊獨游。
因為爾時嘯,景物故清幽。
奄冉古今意,凄瑟天地秋。
阿戎迷簿領,況復五君儔。
北眺度遐想,遺音浩難收。
登臨感陳跡,云散惜風流。
軔車此裴回,何以慰百憂。
629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631
《金牛道中》 宋·李新
龍鱗鳳翼阻騰驤,仰首青云自涉茫。
漢月滿衣諳客思,巴音側耳覺吾鄉。
金牛有路通秦惠,籌筆無功愧蜀王。
只笑無成謾來往,回頭慚愧綠衣郎。
632
《石鼓寺晚歸》 宋·李新
野鳥音喧豗,蒼欒翠轇轕。
冷光雪色陵云端,亂流江勢侵天末。
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龍暗搖恬。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煙寒不起。
阿昕愛山定忘返,我已興窮歸路晚。
悲風鳴雁一聲聲,眸寒更覺江城遠。
634
《西山林尉韻》 宋·李彌遜
凱之半癡黠,我來癡更深。
手除一抔土,坐待千畝陰。
三年客東都,高山但鳴琴。
歸來見此君,挺挺環蒼琛。
635
《過黃楊巖》 宋·鄧肅
朔風夜號空,于喁幾枝木。
深山自春色,芳草不凋綠。
朋來得佳游,招提藏翠麓。
新酒赤如丹,竹萌肥勝肉。
636
《與郭舜欽朝請》 宋·鄧肅
成均冷坐窮吞紙,額叩龍墀濱九死。
背負琴書偶生還,賴有春風滿故里。
故里渺居天一隅,因仍蔓草不堪除。
多謝先生肯游刃,號令雷霆一掃驅。
637
《游仙四首》 宋·曹勛
飛轡絡絕景,訪我同心人。
解駕三秀嶺,濯足玉華津。
晤言會良契,攜手凌高晨。
揚旌出閶闔,羽節趣群真。
638
《和英書記二首》 宋·曹勛
本期雅奉水云心,況有伽陀冠二林。
海蚌得來珠莫剖,荊山鑿處玉難尋。
悠悠真隱漸方丈,曳曳閑云渺故岑。
回首瑞峰空在望,只容俯首聽拿音。
639
《施磨衲與惠因長老》 宋·曹勛
三韓山川悉漢地,其中佛法亦復然。
王子義天不思議,剪除須發作佛事。
東渡參問三乘法,無為分與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凈人,有僧蒞敬能攝受。
640
《題銓德秋聲堂》 宋·胡寅
紫極題詩歲月深,秋風懷感重沉吟。
殷勤種此一庭玉,回薄依然萬古心。
獨有佳名追彩筆,誰將幽思入瑤琴。
蕭蕭醉掃筆池石,水月光中覓至音。
* 關于回音的詩詞 描寫回音的詩詞 帶有回音的詩詞 包含回音的古詩詞(7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