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回面的詩詞(1182首)
662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663
《過李氏莊》 明·鄭作
沙徑縈村入,柴門面水開。
園林君自得,鞍馬我能來。
白鷺窺魚立,黃鶯觸燕回。
日斜猶不去,相與坐莓苔。
664
《棄婦辭》 明·周忱
回車已駕衡門下,將去復留情不舍。
舉家欲語畏郎嗔,獨自登車無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還思初嫁時。
父母殷勤受明禮,良媒宛轉來通辭。
665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666
《再過同官道中作》 明·朱應登
浮云細細雨還晴,客思車塵喜暫清。
山館重來應識面,野花空好不知名。
長林樹轉回征蓋,遠戍煙消出候旌。
日落興闌猶信馬,荒城夜火斷人行。
667
《感辛夷花曲》 明·朱曰藩
昨日辛夷開,今朝辛夷落。
辛夷花房高刺天,卻共芙蓉亂紅萼。
小山桂樹猶連卷,五湖荷花空綽約。
連卷綽約宜秋日,端居獨養征君疾。
671
《南鄉子·繡鞅玉環游》 宋·蘇軾
繡鞅玉環游。
燈晃簾疏笑卻收。
久立香車催欲上,還留。
更且檀唇點杏油。
花遍六么球。
面旋回風帶雪流。
春入腰肢金縷細,輕柔。
種柳應須柳柳州。
672
《梅花》 宋·蘇軾
南行渡關山,沙水清練練。
行人已愁絕,日暮集微霰。
殷勤小梅花,仿佛吳姬面。
暗香隨我去,回首驚千片。
至今開畫圖,老眼凄欲泫。
幽懷不可寫,歸夢君家倩。
673
《惜花》 宋·蘇軾
吉祥寺中錦千堆,(錢塘花最盛處。
)前年賞花真盛哉,道人勸我清明來。
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徹涼州花自開。
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覺吳兒哈。
674
《續麗人行》 宋·蘇軾
李仲謀家有周昉畫背面欠伸內人,極精,戲作此詩。
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
畫工欲畫無窮意,前立東風初破睡。
675
《續麗人行》 宋·蘇軾
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
畫工欲畫無窮意,背立東風初破睡。
若教回首卻嫣然,陽城下蔡俱風靡。
677
《泗州僧伽塔》 宋·蘇軾
我昔南行舟擊汴,逆風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旗腳轉。
回頭頃刻失長橋,卻到龜山未朝飯。
至人無心何厚薄,我自懷私欣所便。
678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679
《古纏頭曲》 宋·蘇軾
鹍弦鐵撥世無有,樂府舊工惟尚叟。
一生喙硬眼無人,坐此困窮今白首。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韓婦。
輕帆渡海風掣回,滿面塵沙和淚垢。
* 關于回面的詩詞 描寫回面的詩詞 帶有回面的詩詞 包含回面的古詩詞(11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