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回輦的詩詞(240首)
42
《汾陰行》 唐·李嶠
君不見昔日西京全盛時,汾陰后土親祭祀。
齋宮宿寢設儲供,撞鐘鳴鼓樹羽旂。
漢家五葉才且雄,賓延萬靈朝九戎。
柏梁賦詩高宴罷,詔書法駕幸河東。
懷古長詩
44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唐·劉憲
岧峣倉史臺,敞朗紺園開。
戒旦壺人集,翻霜羽騎來。
下輦登三襲,褰旒望九垓。
林披館陶榜,水浸昆明灰。
網戶飛花綴,幡竿度鳥回。
豫游仙唱動,瀟灑出塵埃。
45
《興慶池侍宴應制》 唐·蘇颋
降鶴池前回步輦,棲鸞樹杪出行宮。
山光積翠遙疑逼,水態含青近若空。
直視天河垂象外,俯窺京室畫圖中。
皇歡未使恩波極,日暮樓船更起風。
46
《興慶池侍宴應制》 唐·李乂
神池泛濫水盈科,仙蹕紆徐步輦過。
縱棹洄沿萍溜合,開軒眺賞麥風和。
潭魚在藻供游詠,谷鳥含櫻入賦歌。
寄語乘槎溟海客,回頭來此問天河。
47
《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唐·李乂
金輿玉輦背三條,水閣山樓望九霄。
野外初迷七圣道,河邊忽睹二靈橋。
懸冰滴滴依虬箭,清吹泠泠雜鳳簫。
回晚平陽歌舞合,前溪更轉木蘭橈。
48
《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 唐·李乂
鳳輦乘春陌,龍山訪故臺。
北宮才盡處,南斗獨昭回。
肆覽飛宸札,稱觴引御杯。
已觀蓬海變,誰厭柏梁災。
代挹孫通禮,朝稱賈誼才。
忝儕文雅地,先后各時來。
54
《丹陽行》 唐·孫逖
丹陽古郡洞庭陰,落日扁舟此路尋。
傳是東南舊都處,金陵中斷碧江深。
在昔風塵起,京都亂如燬.
56
《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唐·徐安貞
兩臣初入夢,二月扈巡邊。
澗北寒猶在,山南春半傳。
頌聲先奉御,辰象復回天。
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
柳陰低輦路,草色變新田。
還望汾陽近,宸游自窅然。
58
《駕幸河東》 唐·王昌齡
晉水千廬合,汾橋萬國從。
開唐天業盛,入沛圣恩濃。
下輦回三象,題碑任六龍。
睿明懸日月,千歲此時逢。
60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唐·李白
胡塵輕拂建章臺,圣主西巡蜀道來。
劍壁門高五千尺,石為樓閣九天開。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草樹云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 關于回輦的詩詞 描寫回輦的詩詞 帶有回輦的詩詞 包含回輦的古詩詞(2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