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回言的詩詞(1903首)

    521 《不能忘情吟》 唐·白居易

    鬻駱馬兮放楊柳枝,掩翠黛兮頓金羈。
    馬不能言兮長鳴而卻顧,楊柳枝再拜長跪而致辭。
    辭曰:主乘此駱五年,凡千有八百日。
    銜橛之下,

    抒懷同情友人憂憤

    522 《七老會詩(據年八十五)》 唐·鄭據

    東洛幽閑日暮春,邀歡多是白頭賓。
    官班朱紫多相似,年紀高低次第勻。
    聯句每言松竹意,停杯多說古今人。

    523 《夷陵郡內敘別》 唐·楊衡

    禮娶嗣明德,同牢夙所欽。
    況蒙生死契,豈顧蓬蒿心。
    雁幣任野薄,恩愛緣義深。
    同聲若鼓瑟,合韻似鳴琴。

    524 《御題國子監門》 唐·薛存誠

    宸翰符玄造,榮題國子門。
    筆鋒回日月,字勢動乾坤。
    檐下云光絕,梁間鵲影翻。
    張英圣莫擬,索靖妙難言。
    為著盤龍跡,能彰舞鳳蹲。
    更隨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唐詩三百首寫鳥寓人抒懷生活哲理

    525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游道林岳麓寺題示》 唐·沈傳師

    承明年老輒自論,乞得湘守東南奔。
    為聞楚國富山水,青嶂邐迤僧家園。
    含香珥筆皆眷舊,謙抑自忘臺省尊。

    526 《傷歌行》 唐·莊南杰

    兔走烏飛不相見,人事依稀速如電。
    王母夭桃一度開,玉樓紅粉千回變。
    車馳馬走咸陽道,石家舊宅空荒草。

    527 《傷歌行》 唐·莊南杰

    兔走烏飛不相見,人事依稀速如電。
    王母夭桃一度開,玉樓紅粉千回變。
    車馳馬走咸陽道,石家舊宅空荒草。

    528 《詠歐陽行周事》 唐·孟簡

    有客西北逐,驅馬次太原。
    太原有佳人,神艷照行云。
    座上轉橫波,流光注夫君。
    夫君意蕩漾,即日相交歡。

    529 《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 唐·李德裕

    我有愛山心,如饑復如渴。
    出谷一年馀,常疑十年別。
    春思巖花爛,夏憶寒泉冽。
    秋憶泛蘭卮,冬思玩松雪。

    懷古

    530 《寄河陽從事楊潛》 唐·李涉

    憶昨天臺尋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烏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點蓬萊光。
    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

    531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532 《南梁行》 唐·李紳

    江城郁郁春草長,悠悠漢水浮青光。
    雜英飛盡空晝景,綠楊重陰官舍靜。
    此時醉客縱橫書,公言可薦承明廬。

    533 《李夫人歌》 唐·鮑溶

    璿閨羽帳華燭陳,方士夜降夫人神。
    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將期環珮身。
    麗如三五月,可望難親近。

    534 《悲哉行》 唐·鮑溶

    促促晨復昏,死生同一源。
    貴年不懼老,賤老傷久存。
    朗朗哭前歌,絳旌引幽魂。
    來為千金子,去臥百草根。

    青年

    535 《苦哉遠征人》 唐·鮑溶

    征人歌古曲,攜手上河梁。
    李陵死別處,窅杳玄冥鄉。
    憶昔從此路,連年征鬼方。
    久行迷漢歷,三死氈衣裳。

    536 《秋思》 唐·鮑溶

    楚客秋更悲,皇皇無聲地。
    時無無事人,我命與身異。
    良時如飛鳥,回掌成故事。
    蹉跎秋定還,凝冽堅冰至。

    537 《使南海道長沙,題道林岳麓寺》 唐·唐扶

    道林岳麓仲與昆,卓犖請從先后論。
    松根踏云二千步,始見大屋開三門。
    泉清或戲蛟龍窟,殿豁數盡高帆掀。

    538 《坊州按獄蘇氏莊記室二賢自鄜州走馬…寂寞因成詩寄之》 唐·舒元輿

    十年一相見,世俗信多岐。
    云雨易分散,山川長間之。
    我銜鳳闕恩,按獄橋山陲。
    君在龍驤府,掌奏羽檄詞。

    539 《武功縣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縣閑居)》 唐·姚合

    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
    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
    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
    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540 《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暫還憩…十四首奉寄》 唐·裴潾

    動復有原,進退有期。
    用在得正,明以知微。
    夫惟哲人,會且有歸。

    * 關于回言的詩詞 描寫回言的詩詞 帶有回言的詩詞 包含回言的古詩詞(19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