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回爐的詩詞(468首)
363
《題焦山寺》 宋·李呂
水輪依風負坤輿,百川東充同灌輸。
掀巾之陂莽吞受,沃焦之冊初不濡。
云根終古插江湖,狂瀾滔天隨卷舒。
空神回飚避突兀,海門排霄岌相扶。
365
《負暄》 宋·劉子翚
宵寒臥增裯,晝寒起增衣。
何如負暄樂,高堂日暉暉。
引光扉盡辟,追影榻屢移。
妙趣久乃酣,瞑目潛自知。
366
《重訪草堂》 宋·汪元量
放櫂花豀去,重來訪草堂。
菰蒲依靜渚,楊柳繞回塘。
野暫棕高下,山墻竹短長。
槁梧含古色,瘦菊減清香。
370
《和楊聰父聞雨書懷》 宋·張元干
坎壈如公莫怨天,謫居端是坐無氈。
時來要自有歸路,客散不妨頻醉眠。
云氣久能浮蜃屋,雨聲殊未透龜田。
回思風雪圍爐夜,何處聯裘擁木綿。
371
《寄淮南省參謀》 元·楊維楨
皇帝萬年天統在,人臣八柱地輪回。
西戎虎旅初傳箭,南粵蠻王又筑臺。
斗上龍光紅似電,海中蜃氣黑成堆。
白衣上客參謀議,畫盡爐中鐵箸灰。
373
《登繩金塔望廬山》 明·楊基
過魯必謁岱,入洛須望嵩。
嗟余夜半入彭蠡,月黑不見香爐峰。
明登望湖亭,雨氣何空蒙。
山僧指點笑五老,正在煙云中。
374
《游山寺》 宋·王珪
寒日征驂懶復回,經宵仍喜駐巖隈。
徑盤幽跡遙知鹿,林逗清香定有梅。
曉影瘦猿窺澗溜,夜聲肥羜灹爐灰。
我心非動我非靜,白足禪僧無妄猜。
375
《和圣俞莫登樓》 宋·王珪
莫登樓,樓外華燈人競游。
翠枝威威六素虬,鳴梢一聲從天頭。
金爐煙開雉尾收,正見月射雙瓊鉤。
半峰飛泉落驚漚,噓呵紫霧魚龍浮。
376
《程丞相生日》 宋·鄭獬
大昴光芒正,荊河氣象渾。
始知真相出,遂見本朝尊。
漢地汝陽國,程侯司馬孫。
精剛得金氣,深厚體乾元。
377
《冬雪行》 宋·強至
幼年壯氣寒逾熱,更喜朱顏照飛雪。
門前地厚堆玉塵,屐齒千回狂走折。
今來過壯能幾秋,眼未見雪心先愁。
病膚隱粟出門懶,敝袍盡日紅爐頭。
379
《題益陽清修寺》 宋·張栻
峰勢香爐直,溪流峽水潺。
居然一蘭若,喚作小廬山。
老木千崖表,孤亭萬竹間。
明朝問征路,回首白云閑。
380
《次韻任解元喜雨二首》 宋·陳造
跪奉爐香幸見憐,人言匹庶可回天。
及今一睹盆傾勢,滿意重占斗覆年。
僅息黃塵昏永晝,幾時翠羽冒中田。
此心安得頑如石,水旱豐兇付偶然。
* 關于回爐的詩詞 描寫回爐的詩詞 帶有回爐的詩詞 包含回爐的古詩詞(4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