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回旌的詩詞(526首)
461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462
《再上閭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東邦濱海帝憂勞,慎迪名卿禮意褒。
板簡拜旌前憲掾,云駢驂馭舊仙曹。
庭柯露下回春色,夜浦珠還息海濤。
陰惠日隆天眷異,蓬萊東去近金鰲。
463
《題舊新明縣孝義驛》 宋·李新
平生職事馬蹄塵,三月鶯花世路新。
廢邑尚余當日市,旌門已忘昔年陳。
長江浪拍西山腳,喬木陰回太古春。
惟有柳綿情不惡,解將柔遠逐行人。
464
《答江虞仲機宜歸語》 宋·鄭剛中
侯公說行高祖迎,趙璧在懷出秦庭。
白首屬國還漢旌,印綬累累妻嫂驚。
疏家叔侄辭公卿,彭澤柳外陶淵明。
又如長鋏成悲鳴,沂浴既罷風舞輕。
467
《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紀德十一首》 宋·鄧肅
四海紛紛箏笛耳,誰識子期志流水。
韻高調古自難酬,得意政須副墨子。
我公聲價第一人,積薪居上笑不嗔。
但將佳句妙今古,逝變雕蟲返太真。
孟軻嘗續吾道絕,功與神禹論工拙。
先生今復回狂瀾,豈減旌陽柱鑄鐵。
468
《靖康迎駕行》 宋·鄧肅
女真作意厭人肝,揮鞭直視無長安。
南渡黃河如履地,東有太行不能山。
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萬兵氣裂眥。
旌旗城上亂云煙,腰間寶劍凝秋水。
469
《游仙四首》 宋·曹勛
飛轡絡絕景,訪我同心人。
解駕三秀嶺,濯足玉華津。
晤言會良契,攜手凌高晨。
揚旌出閶闔,羽節趣群真。
471
《題戚仲騾綱圖》 宋·李洪
北風吹雪飛千山,雪深山徑難往還。
長林喬木斂秀色,層崖疊嶂雕蒼顏。
山腹癡云結寒潤,山巔去天不盈寸。
溪湍巖瀑爭喧豗,獸蹄鳥跡皆逃遁。
472
《送曾南仲寺丞守永嘉》 宋·樓鑰
六和久坐趣歸鞭,卻送旌麾水竹邊。
無說可裨新令尹,有詩重送老同年。
城隅綠竹今安否,庭下朱欒定儼然。
回首東州真夢境,羨君此去若登仙。
473
《青林》 宋·樓鑰
郡齋偶休沐,驅車出西城。
依依山水佳,蕭蕭松柏聲。
雪余春意動,新綠生坳泓。
行行到青林,老眼增雙明。
474
《再次前韻》 宋·廖行之
午日晴明軒眼力,煙浮波面融融碧。
隔溪誰家雞一聲,人在叢篁更深寂。
纖鱗弄暖吹波微,饑雁為作低回飛。
漁翁可是生涯闊,放漾終日忘塵機。
心旌忽為家山起,遙憶瀟湘鱠鱸尾。
誰能一席助清風,歸去蒸江弄蒸水。
475
《挽陳宣教直中》 宋·廖行之
回雁峰前憶隱淪,平生謀道不謀身。
詩書滿腹空名世,科第衰年獨后人。
賴有佳兒傳素業,能令潛德上貞珉。
交游半世今零落,忍望銘旌淚墨新。
476
《古意》 宋·楊冠卿
渥窪天馬倈,虎脊而龍膺。
追電籋浮云,滅沒如流星。
絡以黃金鞿,閑之白玉京。
王良驂帝御,望舒引前旌。
477
《贈鄭秀才》 宋·葉適
文苦意尤切,色低聲轉微。
三生住淺土,一竁阻深歸。
藝圃筆鋒掃,侯門塵柄揮。
何慚素車集,回繞絳旌飛。
480
《天申萬壽宮》 宋·岳珂
湖{左氵右父}溪邊春草青,張公洞下泉泠泠。
兩行松檜列旌纛,中有金堂開福庭。
壯哉神力出杳冥,樓觀矗立排巖扃。
焜煌金碧儼相照,刻石猶紀唐朝銘。
* 關于回旌的詩詞 描寫回旌的詩詞 帶有回旌的詩詞 包含回旌的古詩詞(5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