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回應的詩詞(2445首)
62
《奉和圣制途經華岳應制》 唐·蘇颋
朝望蓮華獄,神心就日來。
晴觀五千仞,仙掌拓山開。
受命金符葉,過祥玉瑞陪。
霧披乘鹿見,云起馭龍回。
偃樹枝封雪,殘碑石冒苔。
圣皇惟道契,文字勒巖隈。
63
《奉和恩賜樂游園宴應制》 唐·蘇颋
樂游光地選,酺飲慶天從。
座密千官盛,場開百戲容。
綠塍際山盡,緹幕倚云重。
下上花齊發,周回柳遍濃。
奪晴紛劍履,喧聽雜歌鐘。
日晚銜恩散,堯人并可封。
76
《先天應令》 唐·張說
三陽麗景早芳辰,四序嘉園物候新。
梅花百般障行路,垂柳千條暗回津。
鳥驚直為飛風葉,魚躍都由怯岸人。
唯愿圣主南山壽,何愁不賞萬年春。
77
《奉和圣制過王濬墓應制》 唐·張說
牛斗三分國,龍驤一統年。
智高寧受制,風急肯回船。
有策擒吳嚭,無言讓范宣。
援孤因勢屈,功重為讒偏。
舊跡灰塵散,枯墳故老傳。
百代逢明主,何辭死道邊。
80
《幸白鹿觀應制》 唐·李乂
制蹕乘驪阜,回輿指鳳京。
南山四皓謁,西岳兩童迎。
云幄臨懸圃,霞杯薦赤城。
神明近茲地,何必往蓬瀛。
* 關于回應的詩詞 描寫回應的詩詞 帶有回應的詩詞 包含回應的古詩詞(24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