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海為家的詩詞(436首)
221
《益昌行》 唐·歐陽詹
驅馬至益昌,倍驚風俗和。
耕夫隴上謠,負者途中歌。
處處川復原,重重山與河。
人煙遍馀田,時稼無閑坡。
223
《感興》 唐·李涉
隋氏造宮闕,峨峨倚云煙。
搜奇竭四海,立制謀千年。
秦兵半夜來,烈火焚高臺。
萬人聚筋血,一旦為塵埃。
君看汴河路,尚說隋家柳。
但問哭陵人,秋草沒來久。
226
《富農詩》 唐·于濆
長聞鄉人語,此家勝良賈。
骨肉化饑魂,倉中有飽鼠。
青春滿桑柘,旦夕鳴機杼。
秋風一夜來,累累聞砧杵。
228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耿耿銀潢凈,窗月瑩如冰。
朱絲一扣,萬籟不起冷光凝。
千古遺音猶在,一洗淫哇鄭衙,北里與南陵。
孰識興亡事,哀樂不同情。
231
《穿珠節》 宋·劉光祖
往日房陵憐逐客,物情不覺在天涯。
十年來作六州長,四海共知雙鬢華。
封內半為故敵踐,路傍時問野人家。
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輕風旆腳斜。
232
《四景山水》 明·張以寧
山雨瀑如雪,林寒松未花。
遙看飛閣起,知有梵王家。
一僧歸得晚,云濕滿袈裟。
崖斷石林合,風高云葉飄。
233
《次韻答邦直子由四首》 宋·蘇軾
簿書顛倒夢魂間,知我疏慵肯見原。
閑作閉門僧舍冷,病聞吹枕海濤喧。
忘懷杯酒逢人共,引睡文書信手翻。
欲吐狂言喙三尺,怕君瞋我卻須吞。
234
《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 宋·王安石
端溪琢枕綠玉色,蘄水織簟黃金紋。
翰林所寶此兩物,笑視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語,地上赤日流黃塵。
燭龍中天進無力,客主歊然各疲劇。
235
《老人行》 宋·王安石
老人低心逐年少,年少還為老人調。
兩家挾詐自相欺,四海傷真誰復誚。
翻手作云覆手雨,當面輸心背面笑。
古來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須論久要。
236
《立秋後四日雨》 宋·陸游
天為新秋故作涼,海風吹雨入虛堂。
涼生庭樹陰陰綠,潤襲篝衣浥浥香。
杯泛鵝兒供小啜,碓舂云子喜新嘗。
一年又見星橋近,未信仙家日月長。
237
《題孫舜俞府判瑞石圖》 宋·楊萬里
雞冠山青龜浦碧,松桂梢云三萬尺。
何年星霣化為石,風吹木凝冰玉色。
仙人擘開光燭天,山下人家夜不眠。
松花桂子落如雪,飛入石中堅似鐵。
239
《送畢公叔奉詔赴陜西》 宋·張耒
畢子談鋒不可摧,捷若急電飛霆雷。
老儒宿學不敢較,左右戈戟縱橫排。
文如翻河注浩渺,學有要會窮根荄。
眼看青云不著腳,決去得邑窮山隈。
* 關于四海為家的詩詞 描寫四海為家的詩詞 帶有四海為家的詩詞 包含四海為家的古詩詞(4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