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塵不動月流空,云繞昆侖想合宮。蟬冕侍祠三事列,雞竿賜赦九州同。裁儀丙已尊容典,肇祀庚寅識圣功。田野老臣察天意,夜深頻起候西風。
把酒留春尚肯留,幾多生意聚詩眸。可憐桃李無涵養,只有桑麻自進修。
安期老子肯過從,每恨清尊不肯空。好句忽來今日雨,高情終是古人風。
昌黎空作送春詩,只道門前柳絮飛。豈識一犂江上雨,春風於此大知非。
緩步微吟竹一枝,情懷不比少年時。少年春思無歸宿,卻是如今老會嬉。
身際乾淳盛,家傳祖笏棠。典型周大雅,人物魯靈光。厚德千鈞重,明時一鑒亡。哲人今已矣,夢卜負巖廊。
渡江無故老,文武少全材。金玉其相者,朝廷有幾哉。鑾坡資潤色,虎帳壯規恢。盍展經綸蘊,登調鼎鼐梅。
自入烏公府,受知三十秋。水魚承雅眷,風鶴記良籌。一意人才進,平居國事憂。絲桐宜束閣,誰似子期不。
憶昨趨湘水,公歸問錫山。惜時為俗累,欠往拜師顏。不復親溫厲,疇其念險艱。莫持雞炙去,老淚不勝潸。
四十明朝是,瞻天只乞閒。自慚身計拙,早覺鬢毛斑。守歲從兒喜,攙春借酒顏。盍簪喧馬意,清夢五云間。
淅米劍頭炊。枵腹雷鳴出險詩。詩客眼高輕視鶴,如雞。終是雞群有等威。供飼不如期。柰此瓶儲告盡時。也勝劈琴饞俗子,充饑。窮餓相從
官河春水綠悠悠,水上人家盡畫樓。買取吳娃三日酒,放船直到百花洲。
高臺千尺對層巒,只許吳王醉里看。山色不隨勾踐去,游人還得倚闌干。
鄭監風流老不衰,倪寬頭白更應癡。吳越英雄已泥土,欲從江海問西施。
百花洲上百花開,花是吳王舊日栽。吳王去后無消息,歲歲看花人自來。
柳谷川西示討曹,摩波井底見芳髦。藩垣屏翰無方尺,何用凌霄百丈高。
大和空國逐浮虛,曾為蒼生一掃除。歷數未容奸宄得,收曹卷馬二中書。
咸通昏主如桀紂,青龍英君翻不如。關雎螽斯渾未識,鵲巢那得不鳩居。
高堂光祿心劉向,未托孤前亦已知。爭奈九龍規太大,不堪淺薄武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