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鄉猶自哂吾徒,易道東來話得無。幸有蔡邕過爨下,獨憐賈島作原夫。昌黎俗筆何曾短,永叔文衡不到輸。多少科名成底事,聊安飄泊老江湖。
經歲旱荒仍疾癘,字子職業合何如。去年欠負都蠲了,好把新租議減除。
郡縣本來同一體,何須催賦屬州家。如今已許從民便,升斗須防顆粒加。
是邦凋瘵古來無,只為從前有羨馀。第一切須除此弊,庶幾民力少能舒。
三尺有正氣,外邪何可干。功用雖未見,韜藏誰將看。
溪山號清絕,自古產奇人。可惜吾夫子,南來不到閩。
秋根托巖隈,靜對意味長。春來長柔柯,無風自生香。
神龍澤一世,豈但三尺用。清潭知幾許,吞八九云夢。
小閣瞰清池,荷花鎮長見。吏休茍得暇,只攜書一卷。
當年初種時,四老戲其中。何如與我輩,坐對霜天紅。
清波映文石,置此亦奇事。年年上巳時,聊將姓名記。
清池綠如梁,到此顏為破。幸有詩仙來,珠璣剩教唾。
我少不努力,常愧夜諷子。亦有才高人,雍容即登此。
北山盡環合,柔崗輕雜云。一峰自能好,況此玉成群。
我乘凋瘵后,未省見花開。安得一千里,同攜登此臺。
春來一登眺,快見耕與桑。初冬擬豐樂,為酒升此堂。
登高摘水花,永懷唐儒宗。若識真古意,何須最高峰。
山川秀而明,所居必名賢。主人雖凡骨,不慕衍客仙。
忍向父母墓,前頭裸袒耕。農時每束帶,猶自泣原平。
于祿本為養,資身豈所安。珍肴與白粲,雖美若為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