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四家詩的詩詞(836首)

    381 《賦楊知縣道夫四知堂》 宋·釋寶曇

    萬家即吾廬,一室誠吾身。
    空明古肺腑,壁立真天人。
    心語駟奔軼,風行牛斗嗔。
    吾今亦忘我,何者為一塵。

    382 《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 宋·釋印肅

    僧家起大屋,枉費他金谷。
    不是明眼人,真如大地獄。
    黃葉止孩啼,只要免啼哭。
    不犯一滴酒,不動一片肉。

    383 《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 宋·釋印肅

    自家先已癡,逢迷實不迷。
    能令石人舞,解使木哥吹。
    寂寂孤云裹,逍遙勿我知。
    萬億恒沙佛,皆同一性齊。

    384 《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 宋·釋印肅

    靜坐取片時,妄想自家知。
    心口兩不同,修行不透機。
    明朝與后日,作個野狐貍。
    困果全不落,百丈一言迷。

    385 《和林丘二君會程坦之家二詩》 宋·蘇頌

    春晚寒不已,節候差季孟。
    木行怯初陽,水官恣馀橫。
    滂沱連月雨,愁嘆斯民病。
    已紊四時和,更傷群物性。

    386 《聞秀實歸自臨安有新作戲以小詩寄之四首》 宋·王洋

    才子風流是當家,曾傳舊語到天涯。
    文章爛漫鋪江錦,合向天邊弄彩霞。

    387 《次韻劉希顏李泰發龍井壽圣請獻辨才詩》 宋·王洋

    古人重好古,今人徒賞今。
    賞今拘近俗,何以勞寸心。
    昔者臞面仙,分符此來臨。
    邦君舍華軒,老人獨散襟。

    388 《和鄭貳卿別賦》 宋·王洋

    病逐秋風至,年隨塞草衰。
    家如百年夢,身入四愁詩。
    北焙聯圭璧,南薰潤岳池。
    齋房多勝事,可但滑琉璃。

    389 《裴子再寄詩酬之》 宋·王洋

    裴郎四海一輕舠,身寄浮家小動搖。
    蝴蝶不來閑處舞,知隨春夢到云霄。

    390 《臨安邸中即事且謝誠齋惠詩十二首》 宋·袁說友

    男兒弧矢四方居,何以家為莫念渠。
    打撲精神希一遇,書來不必問何如。

    391 《朝云詩五首》 明·程嘉燧

    城頭片雨浥朝霞,一徑茅堂四面花。
    十日西園無忌約,千金南曲莫愁家。
    林藏紅藥香留蝶,門對垂楊暮洗鴉。
    揀得露芽纖手瀹,懸知愛酒不嫌茶。
    ¤

    392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393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394 《太史公自序》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觀止序文

    395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396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97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唐·杜甫

    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
    稠花亂蕊畏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
    (畏 一作:裹)

    春天寫花寫景喜悅

    398 《傷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初中文言文學習哲理故事

    399 《金陵五題·并序》 唐·劉禹錫

    余少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嘗有遺恨。
    后為歷陽守,跂而望之。
    適有客以《金陵五題》相示,逌爾生思,欻然有得。
    他日友人白樂天掉頭苦吟,嘆賞良久,且曰《石頭》詩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詩人,不復措詞矣。

    寫景懷古感嘆組詩

    400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 關于四家詩的詩詞 描寫四家詩的詩詞 帶有四家詩的詩詞 包含四家詩的古詩詞(8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