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四子的詩詞(561首)

    361 《和陳子良海棠四首》 宋·吳芾

    花間春色麗晴空,惱我狂來只繞叢。
    試問妖嬈誰與比,一株勝卻萬株紅。

    362 《和陳子良海棠四首》 宋·吳芾

    雨后花頭頓覺肥,細看還是舊風姿。
    坐余自有復芬馥,不許凡人取次知。

    363 《和陳子良海棠四首》 宋·吳芾

    十年栽種滿園花,無似茲花艷麗多。
    已是譜中推第一,不須還更問如何。

    364 《未臘已見四白偶得數語呈子壽且述挽留之意》 宋·吳芾

    人言三日白兆豐年,四白欣逢向臘前。
    細糝蘆花初著地,亂飄柳絮忽漫天。
    雅宜領客登臺上,正欲開尊向酒邊。
    樂歲幸君同賦詠,若為歸棹遽翩然。

    365 《邦人獻芍藥四種日御愛紅日霓裳紅日綴珠冠子》 宋·吳芾

    冠子綴珠初泣露,霓裳舞袖更縈風。
    就中縱有紅都勝,淡佇爭如御愛紅。

    366 《邦人獻芍藥四種日御愛紅日霓裳紅日綴珠冠子》 宋·吳芾

    芍藥移來傍玉欄,淺深濃淡一般般。
    夜深促席來相就,要把春容子細看。

    367 《攜子孫到四明洞節敘有感》 宋·李石

    四昨本山名,與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貺。
    我非濟時才,香火三遣放。
    再為玉局吏,圣恩覃曠蕩。

    368 《子方移守四明見於浙江亭》 宋·樓鑰

    春初送別欠詩篇,歲晚還欣受一廛。
    都騎始聞臨浙水,先聲久已讋鄞川。
    里人見說俱延頸,海嶠從今定息肩。
    夜夜故山頻入夢,為君端欲買歸船。

    369 《次韻四絕·從子澡滌筑屋荷池上》 宋·樓鑰

    樓臺墻宇家家月,楊柳荷花處處風。
    最喜兩涯相映帶,一時倒影入池中。

    370 《和四十五叔慶謙子過省二首》 宋·廖行之

    行年五十尚青衫,耿耿胸中負不凡。
    那意寧馨聯桂籍,只知清白映冰銜。
    平生濟叔耽周易,何日商宗起傅巖。
    好上公車治安策,綠緹飛詔下方函。

    371 《和四十五叔慶謙子過省二首》 宋·廖行之

    長笑癡兒戀戲衫,拖泥帶水漫卑凡。
    何如一動君王聽,不入徒勞簿尉銜。
    細水循除空虢虢,泰山終古鎮巖巖。
    可憐司馬身華寵,晚作諛書擬奏函。

    372 《呈劉子卿四首》 宋·趙蕃

    南渡六十載,況談元佑時。
    故家垂欲盡,遺事莽難知。
    文字既多舛,傳聞寧破疑。
    唯公有源委,萬折必東之。

    373 《呈劉子卿四首》 宋·趙蕃

    近喜周公相,初傳薦士章。
    非才孰為治,與國倍生光。
    故國異喬木,白駒空食場。
    彈冠與結綬,吾道不其昌。

    374 《呈劉子卿四首》 宋·趙蕃

    王氣東南盛,流風西北疎。
    往猶稱旅寓,今乃逐鄉閭。
    要熟兒童聽,惟傳父祖書。
    如公不一二,安得亦相于。

    375 《呈劉子卿四首》 宋·趙蕃

    往自清江別,于今近十年。
    依僧聊避暑,扔節會朝天。
    我愧不如昔,公乎真過前。
    政規期斷手,明本已終篇。

    376 《呈林子方運使四首》 宋·趙蕃

    去歲都城客,傳聞召節馳。
    深期遂披睹,得以敘乖離。
    竟復參差是,空成悵望茲。
    外臺知不遠,匹馬敢言疲。

    377 《呈林子方運使四首》 宋·趙蕃

    憶自梧州別,懷茲下榻勤。
    寸心長炯炯,尺素每云云。
    遠地必迂報,高情真薄云。
    百年公幾見,五十我無聞。

    378 《呈林子方運使四首》 宋·趙蕃

    一代推人物,諸生賴楷模。
    高風雖莫并,盛德本非孤。
    物望歸臺閣,官稱復轉輸。
    澄清雖雅志,獻納政時須。

    379 《呈林子方運使四首》 宋·趙蕃

    白發絲難理,青衫葉半枯。
    自憐謀斗食,敢作慟窮途。
    試問遙書札,何如邇坐隅。
    合江趨浩渺,分水忘崎嶇。

    380 《晚登鄔子亭用壁間韻四首》 宋·趙蕃

    秋入江湖事事幽,未妨著我詠洪流。
    水居三兩似相識,苦問來船仍去舟。

    * 關于四子的詩詞 描寫四子的詩詞 帶有四子的詩詞 包含四子的古詩詞(5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