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嶺香臺石磴斜,諸空縹緲送天花。新開塔寺雄西郭,舊賜經幢出內家。避暑亭前泉帶雨,回龍殿下水明霞。太平天子無巡幸,頭白山僧誦《法華》。
十年三赴四陵朝,又逐諸公一舉鑣。龍尾道瞻回輦近,馬蹄塵送入山遙。天開野色川原凈,日出城頭霧雨消。無數晚花秋樹里,未須風物向春饒。¤
夜深燈火下齋宮,路轉西巖卻向東。四塞河山今古在,諸陵云霧往來同。煙叢簇簇溪藤暗,秋葉蕭蕭嶺樹紅。獨愧兩都詞賦手,玉堂椽筆待名公。¤
馬頭殘夢不成酣,似覺薰風為指南。官燭罷燒猶有月,朝衣初脫尚余風。回鞭懶赴城東宴,揮塵聊同石上談。記得曩時曾宿地,翠微深處一禪庵。¤
路盡郵亭始入京,水村山郭幾經行。逢人借屋寧知姓,信馬題詩不記程。沙浦雁回風忽斷,石梁魚落水初清。瓊樓合在層霽外,莫遣微云綴月明。
獨立千秋渾不倚,排虛直上似無根。履穿尚恐高難及,磴滑猶應險可捫。
斗柄崢嶸宜有概,星榆爛漫豈無根。祝融直上應窺見,閶闔雖重亦可捫。
南帝尊嚴敕六丁,剜湘為硯岳為屏。照青疊秀俱來會,惟有中鋒在杳冥。
僧居曉看一峰青,迥絕織塵點畫屏。會有片云來觸石,江湖三日雨冥冥。
蠶月雨冥冥,愁云滿太清。庭階猶積潤,溝港更繁聲。嫩綠應浮野,余涼稍及城。隋河今不淺,放艇欲南征。
一見襟懷便豁然,交情輸寫意忘年。傾囊經訓璠玙富,與我從頭細細傳。
日復陪游泮水湄,發揮史學到淵微。直從天理人心處,剖破存亡治亂機。
長書一卷墨新題,志在斯民壽域躋。歷歷愛君憂國語,施行須自起鋤犁。
我愧年幾六十秋,時華虛度事優柔。頭云皓矣未聞道,深藉磨礱與勿休。
星斗煥靈輝,川岳儲英氣。散為天地祥,鐘作人間瑞。正應五百年,乃克見名世。長庚夢太白,斯文得鼓吹。
麟閣仙蓬萊,蘭省星躔次。瞻之已足榮,到者亦未易。惟公名德尊,飛聲從早歲。青錢中妙選,豈止一科第。
桐川古桃州,地僻官事少。簡靜宜有余,苛刻則煩擾。公來省其俗,好尚已默了。碧凝燕寢香,青鞠圜扉草。
化工有至仁,噓為三月春。寧知清淑氣,回薄在茲辰。茲辰亦何有,璇霄見老人。黃堂沸笙簫,宴席方橫陳。
此心無日不風沂,常恐春隨柳絮飛。才覺迷途先獨復,便于安危作真歸。生來理欲雖殊本,轉處危微在一機。同志愿言勤諷詠,莫教古瑟至音希。
為愛黃云到晚晴,一樽高興寄危亭。風荷卷水高低綠,煙樹連山遠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