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四和的詩詞(984首)

    341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后牖有配柳》 宋·司馬光

    弱植生川澤,吒根北堂后。
    昔時青春姿,扶疏映軒牖。
    風霜日消落,憔悴復何有。
    蠹穿枯節斷,雨漬虛心朽。
    幸不夭天年,猶得勝凡柳。

    342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窺梨卑枝垂》 宋·司馬光

    端居倦煩暑,園圃久不窺。
    雨余秋氣新,紅葉生紫梨。
    形骸得蕭散,不知環堵卑。
    何能效流俗,把酒須菊枝。
    登高已可醉,四野青云垂。

    343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偏眠船舷邊》 宋·司馬光

    縱棹下清溪,波靜地仍偏。
    日夕水風涼,蕭灑成安眠。
    兀兀但高枕,悠悠不進船。
    中流忽驚寤,漁父歌扣舷。
    山川非曏時,回首去霞邊。

    344 《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發棗好草倒》 宋·司馬光

    板花滿庭除,籍籍不可掃。
    稍疏邵平瓜,漸熟王陽棗。
    失時圍扇棄,新進袷衣好。
    日暮益愁思,寒螀起幽草。
    忽聞秋興篇,嘆賞幾絕倒。

    345 《和君貺幕秋四日登陸石寺閣泛洛舟·右登閣》 宋·司馬光

    嬉游乘晚霽,登鑒犯秋寒。
    不出埃塵外,安知天壤寬。
    宮前斷山碧,林表落霞丹。
    欲下惜佳趣,相留更倚欄。

    346 《和群貺幕秋四日登陸石寺閣泛洛舟·右泛舟》 宋·司馬光

    葉下宮槐老,云飛洛浦秋。
    復陪元禮棹,卻望仲宣樓。
    曲岸迷頻轉,遙山碎不流。
    夷猶聊寓賞,浩蕩得忘憂。

    347 《和杜仲觀青字詩二首之一丙寅四月京師賦》 宋·賀鑄

    青袍少年子,獨出青門游。
    逢人少青眼,凝笑望青樓。
    窗中青蛾女,正為青春愁。
    心事屬青鳥,青驄能少留。

    348 《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四首之二》 宋·賀鑄

    野蔓牽花過短墻,麥秋時節并蠶忙。
    迎門老父延行客,井汲清甘樹蔭涼。

    349 《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四首之三》 宋·賀鑄

    雞聲犬吠遠相望,社酒登槽喚客嘗。
    曉日晴明陂更闊,風吹蕎麥蜜花香。

    350 《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四首之四》 宋·賀鑄

    晚雪漫漫沒兔罝,滿杯豆粥餉鄰家。
    夜長少婦無舂織,一點青燈伴緝麻。

    351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四秋曉》 宋·賀鑄

    未卷半簾霜,猶疑在庭月。
    倚樹汲清泉,疏風獵華發。

    352 《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四首之一》 宋·賀鑄

    鼓聲迎客醉還家,社樹團欒日影斜。
    共喜今年春賽好,纏頭紅有象生花。

    353 《和僧長吉湖居五題其四·風笛》 宋·范仲淹

    風引湖邊笛,焉知非隱淪。
    一聲裂云去,明月生精神。
    無為落梅調,留寄隴頭人。

    354 《和李光化秋詠四首其二·畫》 宋·范仲淹

    日色清如照,前林葉未零。
    海東新隼至,一點在青冥。

    355 《和李光化秋詠四首其三·晚》 宋·范仲淹

    晚色動邊思,去年猶未歸。
    戌樓人已冷,目斷望征衣。

    356 《和李光化秋詠四首其四·夜》 宋·范仲淹

    春色人皆醉,秋光獨不眠。
    君看明月下,何似落花前。

    357 《和李光化秋詠四首其一·曉》 宋·范仲淹

    墻外轆轤響,樓前江漢欹。
    曙光和月色,猶記早朝時。

    358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四·自峻極中院步登太室》 宋·范仲淹

    白云隨人來,翩翩疾如馬。
    洪崖與浮丘,襟袂安足把。
    不來峻極游,何能小天下。

    359 《奉和襲美酬前進士崔潞盛制見寄因贈至一百四》 唐·陸龜蒙

    孔圣鑄顏事,垂之千載余。
    其間王道乖,化作荊榛墟。
    天必授賢哲,為時攻翦除。
    軻雄骨已朽,百代徒趑趄。

    360 《虢略秀才以七言四韻詩為寄輒敢酬和幸惟采覽》 宋·林逋

    本無高亮似陽城,但愛松風入耳聲。
    五畝自開林下隱,一尊聊敵世間名。
    交談不遠樵農客,弄翰慵夸子墨卿。
    異日青冥肯回顧,夫君門族舊和羹。

    * 關于四和的詩詞 描寫四和的詩詞 帶有四和的詩詞 包含四和的古詩詞(9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