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樹陰陰一徑開,饑烏閒下啄莓苔。清風無事自還往,時送官池荷氣來。
今日之熱不可觸,閉門養疴適所欲。振衣策杖一欣然,涼風為我生修竹。
營營青蠅揮不去,為問適從何處來。病人埃郁思一洗,沈李浮瓜亦快哉。
世上小兒迷黑白,此翁胸中涇渭殊。少卑高論近流俗,恐妨要路肩安輿。
山青云白晚能佳,中有仙人舊隱家。彈壓政須煩健筆,頡頏誰與佩飛霞。
云蔽云開山只然,畫無能事著詩傳。扁舟盡日無多厭,信手拈來亦漫編。
一溪屈曲幾彎環,贏得金華四面看。雨黛欲收晴翠滴,忽然云起又漫漫。
九陌紛紛翳吾目,是間冰熨一塵無。十日五日一水石,造次著詩那得摹。
玉山冰水是吾家,城郭屢過三姓茶。滿庭修綠誰人種,高節歲寒仍有加。
舊抄題作茶山集,每恨不多看易窮。全編敢意落吾手,何自得之從長公。
兩賢堂下千竿竹,蕭散風流政昔時。何妨乞我一灑掃,不用文移只付詩。
桃源梅嶺幾成游,天欲昌詩不自由。一代如公才得此,五溪著我更何尤。
桃源政自人間世,山故蒼蒼水故流。不是幔亭張席地,卒然風雨卷山頭。
去年徂暑桃源過,今歲秋高到武夷。不遇名山一來訪,篋中寧有此山詩。
武夷仙伯定能詩,解賞仙人張湛詞。更誦人間可哀曲,飄飄亦復動人思。
欲訪武夷毛洞竹,路窮九曲更山深。道人知我衰無力,乞與一枝酬素心。
只今四到月巖寺,不辨一為云洞游。世事紛紛變蒼狗,暑途役役喘吳牛。細聽風合松楠響,應是雨催禾黍秋。留詠從來雜珉玉,攀騰政爾羨猿猱。
朝未厭哭大灘聲,歸近何妨細作程。送盡鵝湖青一帶,靈山已復遠相迎。
一從屈原離騷賦,便至杜甫短長吟。千載中間多作者,誰於海岳算高深。
絕疑此老性坦率,無那評文兼世情。若比乃翁增上慢,諸賢保得更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