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道原頭春未回,柳梢黃軟凍齊開。爭驚臘日崢嶸盡,忽問田翁乞野梅。
天寒書殿曉班清,氣爽仙盤瑞露零。講罷群公佩聲散,一竿宮日轉槐庭。
聯翩右史直西垣,舊墨螭頭點未干。自是退之平昔事,可須慚著進賢冠。
冠佩煌煌拱北辰,道人風骨自軒軒。茯苓松下龜黿老,須乞靈丹一粒吞。
恭默誰聆金玉音,陶甄萬物付無心。君王好學真天意,憂國論思不厭深。
閏後陽和臘里回,蒙蒙小雨暗樓臺。柳條榆莢弄顏色,便恐入簾雙燕來。
亭臺經雨壓塵沙,春近登臨意氣佳。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簾紅日弄朝暉。年華已伴梅梢晚,春色先從草際歸。
梅英欲盡香無賴,草色才蘇綠未勻。苦竹空將歲寒節,又隨官柳到青春。
不誇四子錦為幄,肯道太真云想衣。
洛陽相望盡名園,墻我花勝墻里看。手摘青梅供按酒,何須一一具杯盤。
洛陽相識盡名流,騎馬游勝下馬游。乘興東西無不到,但逢表眼即淹留。
洛陽春日最繁華,紅綠陰中十萬家。誰道群花如錦鄉,人將錦繡學群花。
南園桃李近方栽,澆水未乾花已開。山果野蔬隨分有,交游不厭但頻來。
據渭浮涇雪浪開,一君五后醉高臺。侍臣不解供吟筆,落盡南山萬樹梅。
梨園弟子強因依,羯鼓聲中學御詩。十月胡雛來喚仗,新梅誰復增新辭。
豈是梅花最早開,六霙先已發陽臺。涇南渭北花如錦,太白山頭只有梅。
孤芳寒艷絕難依,鄴下關中不賦詩。未必江南有才子,也應先是七三辭。
莫道梅花取次開,馨香須侍百層臺。不同碧玉小家女,寶策皇妃元姓梅。
負雪披霜不得依,梅寒恨不出豳詩。身梁根治荒江介,情調猶輸第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