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器靈的詩詞(157首)

    101 《懷凈國》 明·虞淳熙

    客有歸來辭,都作蓮花字。
    五柳珊瑚枝,三徑玻璃地。
    天童候金門,香芻總而至。
    翠裓傾丹英,紛紛羅應器。

    102 《登陸文安公象山祠堂故址》 明·張宇初

    羲堯體乾運,王道持倫綱。
    舜禹襲神器,精一斯傳彰。
    周亡《雅》、《頌》息,仲尼語張皇。
    伊說佐受命,況軻司振揚。

    103 《讀唐太宗紀》 宋·范成大

    宮府相圖勢不收,國家何有各自謀。
    縱無管蔡當時例,業已彎弓肯罷休!
    弟兄相賊斁天倫,自古無如舜苦辛。
    掩井捐階危萬死,不聞親殺鼻亭神。

    104 《和趙國興知錄贈琴》 宋·辛棄疾

    趙君胸中何瑰奇,白日照耀珊瑚枝。
    新詩哦成七字句,孤桐贈我千金資。
    人間皓齒蛾眉斧,箏笛紛紛君未許。
    自言工作古誰騷,十指黃鐘挾大呂。

    105 《浮屠》 宋·宋祁

    乞食古為恥,浮屠名自修。
    黎明抱應器,禺中飫乾餱。
    果腹固其愿,之墦非所羞。
    歉歉常不足,遑遑茲有求,素飽聊安坐,調饑復來游。
    顧爾殊靈輒,翳桑何用酬。

    106 《九江千歲龜歌贈無咎》 宋·張耒

    靈龜千年口不食,以背負床飲其息。
    吾家兩龜豈徒不食亦不息,壽與萬古無終極。
    濟南晁君博物天地通,夜窺牛斗頗似晉司空。
    指我兩龜有名字,大龜為九江,

    107 《錄夢篇》 宋·黃庭堅

    春風亂思兮吹管弦,春日醉人兮昏欲眠。
    卻萬物而觀性兮,如處幽篁之不目天。
    試縱神而不御兮,如有順心之酒然。
    委蜩甲而去化,乘白云而上仙。

    108 《青云驛》 唐·元稹

    岧峣青云嶺,下有千仞谿。
    裴回不可上,人倦馬亦嘶。
    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
    謂言青云驛,繡戶芙蓉閨。

    109 《景福東廂詩·賜書》 宋·司馬光

    上圣固天縱,英藝皆絕倫。
    時乘萬幾閑,翰動如有神。
    用之當豫游,不忘安四民。
    匪頒及群下,絡繹來中宸。

    110 《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 宋·司馬光

    皇家駿命承蒼穹,烝民這杰生維嵩。
    圣賢會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
    三階清平九鼎重,指麾拱揖安華戎。
    人情誰不樂將相,往往皓首忘疲癃。

    111 《聞龔伯建下第》 宋·司馬光

    文章真長物,堪嘆又遺賢。
    利器空埋土,靈光久照天。
    趙錐猶未出,荊璧會須傳。
    道在雖窮困,知君不慨然。

    112 《嘗新茶呈圣俞》 宋·歐陽修

    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
    人情好先務取勝,百物貴早相矜夸。
    年窮臘盡春欲動,蟄雷未起驅龍蛇。
    夜聞擊鼓滿山谷,千人助叫聲喊呀。

    113 《贈學者》 宋·歐陽修

    人稟天地氣,乃物中最靈。
    性雖有五常,不學無由明。
    輪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繩。
    堅金礪所利,玉琢器乃成。

    114 《葛氏鼎》 宋·歐陽修

    大河昔決東南流,蕭條東郡今止湫。
    我從故老問其由,云古五鼎藏高丘。
    地靈川秀草木稠,郁郁佳氣蒸常浮。
    惟物伏見數有周,秘藏奇怪神所搜。

    115 《仙杏山》 宋·周邦彥

    仙人藥光明夜燭,種杏碧山如種玉。
    春風裂石鳳收花,赤頰離離照山谷。
    卿云承日作陰潤,猛虎守山防采斸。
    高真筐篚入時貢。

    116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117 《斑竹管筆》 宋·梅堯臣

    翠管江潭竹,斑斑紅淚滋。
    束毫何勁直,在橐許操持。
    欲寫湘靈怨,堪傳虞舜辭。
    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118 《贈劉仲堪》 宋·王禹偁

    劉生頗少秀,為學識根柢。
    丘軻有堂奧,試腳到階砌。
    楊墨恣荒榛,揮手欲芟薙。
    攜文訪謫居,趣向非權勢。

    119 《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月巖齋》 宋·文同

    月為太陰精,石亦月之類。
    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異。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
    既名物乃人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沒。

    120 《挽中書俞侍郎二首》 宋·洪咨夔

    器重千鈞鼎,胸涵萬斛舟。
    文章歐六一,政事富青州。
    偃月知誰在,靈光獨我留。
    貂蟬雖未著,不作汗青羞。

    * 關于器靈的詩詞 描寫器靈的詩詞 帶有器靈的詩詞 包含器靈的古詩詞(1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