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嗣法的詩詞(78首)

    61 《贈知命》 宋·陳師道

    黑頭居士元方弟,不肯作公稱法嗣。
    外人怪笑那得知,他日靈山親授記。
    學詩初學杜少陵,學書不學王右軍。
    黃塵扶杖笑鄰女,白衫騎驢驚市人。

    62 《題大兒新安官舍三樂齋》 宋·曾協

    吾先圣人徒,游夏同淵源。
    孝友與忠信,入道先本根。
    下視晉楚富,商歌滿乾坤。
    一唯了萬事,伋軻繼師尊。

    63 《應致遠謁放翁》 宋·姜特立

    雙溪雪消水生波,有客袖句來相過。
    自言平生有詩僻,擺落世故工吟哦。
    不愿垂腰連六印,不愿爰田封萬戶。
    唯於前輩識蘇黃,卻向古人窺李杜。

    64 《遂初泉》 宋·趙蕃

    荊溪溪水清無底,下有亂石白齒齒。
    東坡先生所止居,想像神游應不死。
    后來高躅嗣者誰,東門孫氏賢塤篪。
    不惟文采風流是,釀酒喜客俱似之。

    65 《贈已訥二老軒》 宋·鄭清之

    吾聞墨者徒,設教本兼愛。
    釋伽弘其源,方識宇宙大,河沙與寶塔,平待了無礙。
    夫何佛法衰,涉晉唐五代。

    66 《撫州崇仁縣玉清觀道士黃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 宋·魏了翁

    圣學不嗣千余年,并與小學遺其傳。
    其間明道寧乏賢,謂書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鐫,楮生墨墨色有冤。
    動以經史為執言,豈知魏晉幾變遷。

    67 《明禋進戒詩》 宋·程公許

    於赫圓宰,視聽自民。
    惟圣能饗,非德莫親。
    乃眷炎宋,受命以仁。
    十月三葉,涵每毓春。

    68 《壽悅齋李先生》 宋·程公許

    君不見溫公崇福十五年,上下千載書法巖。
    又不見蜀公靜退不待耄,鐘律制成天一笑。
    樂則行之憂則遠,出處無非圣之時。
    一朝都人擁馬首,留相天子不得辭。

    69 《舉子》 宋·蘇泂

    先親去無歸,家有十男子。
    春秋此堂上,拜起共祭祀。
    一貧乃青氈,書種幸未已。
    人言抱子晚,君已三十四。

    70 《萬壽寺主僧圓鑒留酒醉中》 宋·陳著

    人世一漚浮,時光如瞬流。
    相違十年久,偶見兩心稠。
    法嗣驚初意,香廚出異羞。
    那知年到此,不枉少遲留。

    71 《壽天寧寺主僧可舉八十》 宋·陳著

    □□□□□,化身千百億。
    應世來住山,誰是直翁直。
    海眼□□腳,春心有鐵脊。
    閱歷十五期,作為萬分一。

    72 《渭川獵》 宋·張镃

    鳴冬朔風聲披靡,原樹莽蒼枯死。
    出門四望來無人,何許翁閒守寒水,服中百萬總活法,閉口不言心自喜。
    姓名絕念公侯前,草野耕夫略相比。

    73 《范令人生日》 宋·晁公溯

    文正垂芳久,風流八葉蕭。
    名傳慶歷頌,功冠寶元朝。
    人物追三代,儀刑正百僚。
    后來登玉筍,故自有霜條。

    74 《孟知府令嗣求法名興福》 宋·釋崇岳

    興福奇兒,福無邊表。
    一點靈臺,青天月皎。

    75 《孟府判令嗣求法名興璞》 宋·釋崇岳

    真璞無瑕,實際無涯。
    心空及第,需耀邦家。

    76 《以文長老請贊》 宋·釋智愚

    天地不仁,出此妖怪,有偷營劫寨之機,地喜舍慈悲之戒。
    正脈將沉,法門凋瘵,如何嗣續松源派。
    大奸難后越精神,罵人嘴毒如蜂蠆。

    77 《送升上人馳法嗣書》 宋·釋子淳

    飛花暖日輕相送,烈焰須憑作者通。
    覿面不伸語路,丹山千里事同風。

    78 《六月六日訪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長篇因次其韻》 宋·蘇頌

    近伏值休澣,端居無所為。
    觸熱事造請,有如褦襶詩。
    偶到昭德里,主人不吾非。
    惟今吏部郎,望清秩非卑。

    * 關于嗣法的詩詞 描寫嗣法的詩詞 帶有嗣法的詩詞 包含嗣法的古詩詞(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