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嗣天的詩詞(362首)

    1 《水調歌頭(張魏公生日)》 宋·韓玉

    間世真賢出,吉夢兆維熊。
    玉麟天上謫見,幃薄貫長虹。
    追念當年籌算。
    封魏封留勛業,千古事攸同。

    2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光大舞》 唐·佚名

    大業龍祉,徽音駿尊。
    潛居皇德,赫嗣天昆。
    展儀宗祖,重誠孝孫。
    春秋無極,享奏存存。

    3 《馮存澄為明皇占》 唐·佚名

    合因斬關,鑄印乘軒。
    始當果斷,終得嗣天

    山峰

    4 《和段君仲衡同令嗣天晴少出之作》 宋·陳傅良

    文字時高下,功名勢去來。
    誰人堪語此,吾道竟懷哉。
    攜幼安容膝,巡檐笑索梅。
    巷門通后圃,今數為君開。

    5 《鯀廟》 宋·李復

    治水弗績鯀當殛,逃入羽淵為黃能。
    韓山東北有荒廟,豕象冕服吁怪哉。
    鄉社養牲禁畜豕,恐觸神怒風雷災。
    秦漢以來不讀禮,祝尸鼎俎如優俳。

    6 《慶元二年皇后冊寶十三首》 隋代·佚名

    乾健坤順,群生首資。
    日常月升,四時葉熙。
    嗣天歷,后崇母備。
    黼黻承暉,王化是基。

    7 《慶元二年皇后冊寶十三首》 隋代·佚名

    乾健坤順,群生首資。
    日常月升,四時葉熙。
    嗣天歷,后崇母備。
    黼黻承暉,王化是基。

    8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一作李乂詩)》 唐·宋之問

    樞掖調梅暇,林園藝槿初。
    入朝榮劍履,退食偶琴書。
    地隱東巖室,天回北斗車。
    旌門臨窈窕,輦道屬扶疏。

    9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唐·崔湜

    丞相登前府,尚書啟舊林。
    式閭明主睿,榮族圣嬪心。
    川狹旌門抵,巖高蔽帳臨。
    閑窗憑柳暗,小徑入松深。

    10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唐·李嶠

    南洛師臣契,東巖王佐居。
    幽情遺紱冕,宸眷屬樵漁。
    制下峒山蹕,恩回灞水輿。
    松門駐旌蓋,薜幄引簪裾。

    11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 唐·杜審言

    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
    謳歌移火德,圖讖在金天。
    子月開階統,房星受命年。
    禎符龍馬出,寶箓鳳凰傳。

    宮廷生活茶葉

    12 《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 唐·劉憲

    非吏非隱晉尚書,一丘一壑降乘輿。
    天藻緣情兩曜合,山卮獻壽萬年馀。

    13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唐·陳子昂

    昨夜銀河畔,星文犯遙漢。
    今朝紫氣新,物色果逢真。
    言從天上落,乃是地仙人。
    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14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 唐·陳子昂

    四十九變化,一十三死生。
    翕忽玄黃里,驅馳風雨情。
    是非紛妄作,寵辱坐相驚。
    至人獨幽鑒,窈窕隨昏明。

    15 《扈從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唐·張說

    寒灰飛玉琯,湯井駐金輿。
    既得方明相,還尋大隗居。
    懸泉珠貫下,列帳錦屏舒。
    騎遠林逾密,笳繁谷自虛。

    16 《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唐·張說

    西京上相出扶陽,東郊別業好池塘。
    自非仁智符天賞,安能日月共回光。

    17 《陪幸韋嗣立山莊應制(一作宋之問詩)》 唐·李乂

    樞掖調梅暇,林園種槿初。
    入朝榮劍履,退食偶琴書。
    地隱東巖室,天回北斗車。
    旌門臨窈窕,輦道屬扶疏。

    18 《陪幸韋嗣立山莊》 唐·沈佺期

    臺階好赤松,別業對青峰。
    茆室承三顧,花源接九重。
    虹旗縈秀木,鳳輦拂疏筇。
    徑直千官擁,溪長萬騎容。

    19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唐·沈佺期

    東山朝日翠屏開,北闕晴空彩仗來。
    喜遇天文七曜動,少微今夜近三臺。

    20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唐·武平一

    三光回斗極,萬騎肅鉤陳。
    地若游汾水,畋疑歷渭濱。
    圓塘冰寫鏡,遙樹露成春。
    弦奏魚聽曲,機忘鳥狎人。

    * 關于嗣天的詩詞 描寫嗣天的詩詞 帶有嗣天的詩詞 包含嗣天的古詩詞(3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