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嗔人的詩詞(645首)

    601 《題二喬手卷二絕》 宋·陸文圭

    小郎斫案怒生嗔,亞媚提兵算若神。
    借使橫江風不便,可能銅雀鎖佳人。

    602 《送鄭尚書守建安十首》 宋·彭龜年

    一賢去國四方嗔,卻恐猜疑到玉宸。
    急把丐閒書報下,此行猶足律貪人。

    603 《賦楊知縣道夫四知堂》 宋·釋寶曇

    萬家即吾廬,一室誠吾身。
    空明古肺腑,壁立真天人。
    心語駟奔軼,風行牛斗嗔。
    吾今亦忘我,何者為一塵。

    604 《次韻施伯才除夕》 宋·釋寶曇

    年來白發為誰新,恰受愁邊五日春。
    官燭吹花方作夢,東風卷地已無人。
    今年有酒公須醉,明日無襦子莫嗔。
    香案已催朝玉帝,何如剪紙奏錢神。

    605 《鼠狼二首》 宋·釋寶曇

    謾自狼貪只鼠嗔,壞墻穿壁已無鄰。
    兒童愛惜貍奴慣,生怪蒼皇不近人。

    606 《執劍呂洞賓贊》 宋·釋慧開

    露刃單提,行殺活令。
    斬食嗔癡,群魔乞命。
    夫是之謂,純陽真人。
    激濁揚清,摧邪顯正。

    607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玉幾山前,凌霄峰下。
    熱血嗔拳,做人話欛。
    犀牛扇飏向他方,捋虎須攔胸便打。
    一炷兜婁怨結成,貴買賤賣。

    608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
    眼里耳里,鼻里口里,頻頻出入,出入頻頻。
    能言能喚,能屈能伸。
    能好能惡,能喜能嗔。
    諸人若也未曾證據,便請證據,集云今日為汝保任。

    609 《送僧東歸》 宋·釋文珦

    今朝送君處,草色如許新。
    后會既難定,別愁那易陳。
    分手限吳越,煙波渺無津。
    云山更重疊,歸與何峰鄰。
    憑人問消息,或恐非其真。
    不如早重來。
    勿使山猿嗔。

    610 《自愛》 宋·釋文珦

    自愛予生愛性真,真存渾不管渠嗔。
    從來有水有山處,著得無名無利人。
    騰踏豈須夸駔駿,幽潛端可養精神。
    盡向云邊尋隱跡,誰知云是老夫身。

    611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生死悠悠無定止,改頭換面嗔復喜。
    何如識取本來人,只這喜嗔全是你。

    612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
    若人解實相,於中無虛誑。
    說與不說同,是師名最上。

    613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打折達磨西來腳,莫令有誤本來人。
    當處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裹口乾渴愛津。
    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謅學道人。

    614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615 《顯元歌》 宋·釋印肅

    不識本家元寶貝,汩沒緣塵生死快。
    阿賴耶識藏無明,十八界纏繒網蓋。
    貪嗔癡,常在在,心鏡空花分內外。

    616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清徹性空水,圓明凈智身。
    個中不洗體,直下了無塵。
    有成佛,有降神。
    有彼岸,有迷律。

    617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清凈性空水,光明法界身。
    依俙辨白處,便是誕生人。
    不洗體,不洗塵,妙觸宣明悟水因。

    618 《與辨庵主》 宋·釋正覺

    夾山鉤上得芳鱗,不作當年棒喝嗔。
    直向動前分手眼,端能化外撥機輪。
    是須眉底有筋漢,方契寰中無舌人。
    徹照自宗知細密,任從天下樂忻忻。

    619 《頌古一百首》 宋·釋智愚

    一日須來三五度,有時歡喜有時嗔。
    改頭換面休疑著,元是尖檐帽下人。

    620 《解梅嘲》 宋·舒岳祥

    昨夜鵂鹠聲婉孌,斗覺春隨呼喚轉。
    今朝檢歷知立春,屋角梅花笑初囅。
    向人帶笑復含嗔,嗔我今為異代民。
    我語梅花勿嗔笑,四海已非唐日照。

    * 關于嗔人的詩詞 描寫嗔人的詩詞 帶有嗔人的詩詞 包含嗔人的古詩詞(6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