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喻喻的詩詞(175首)

    141 《寄題喻高士澹軒》 宋·裘萬頃

    世事邯鄲枕,生涯老子書。
    能知澹中味,雅稱竹間居。
    石徑排云入,霜根帶月鋤。
    紛華不到眼,贏得玩清虛。

    142 《送喻舜舉歸壽乃翁七十》 宋·林景熙

    聞君有奇氣,千巖在胸中。
    歲晚攜甘旨,歸以獻乃翁。
    乃翁松柏姿,深村侶樵農。
    風塵了不識,七十顏如童。

    143 《和夏南麓繡斧曾驅當道狼及答尹存吾喻仁山攜》 宋·陳杰

    金石論交半化狼,竹桐吾味暫棲鳳。
    陶籬三畝新荒逕,孔壁千秋未壞堂。
    彩鳳題門人灑落,驪珠照夜筆淋浪。
    惜無北海盈樽酒,與賦東湖五月涼。

    144 《次喻景山韻》 宋·陳宓

    眼前兒輩謾嘈嘈,癢處憑誰著手搔。
    堪恨紫陽雙鬢白,閉門吮筆自箋騷。

    145 《次喻景山韻》 宋·陳宓

    連雨昏蒙隱月痕,月邊新蕊故應存。
    春風日夜來無限,欺得陶家半掩門。

    146 《次喻景山韻》 宋·陳宓

    凌寒愛酒謫仙人,一笑能回萬壑春。
    難佩待歸天上去,卻看桃李媚紅塵。

    147 《次喻景山韻》 宋·陳宓

    晨起尋閑共話難,夜深相對菊花寒。
    如何風雨多才思,故作扁舟上下灘。

    148 《次喻景山韻》 宋·陳宓

    休嗟光景速于飛,為愛春從柳上歸。
    好是新年添一歲,卻知今是與前非。

    149 《同喻景山游月湖》 宋·陳宓

    兼旬不到月湖來,無數荷花雨里開。
    燕是舊知頻繞棟,蟬如有意共銜杯。
    公庭兀坐雖無暇,佳友同攜得幾回。
    冒雨作閑成勝賞,兒童迎道任相咍。

    150 《約劉學錄同潘喻二丈集滄洲》 宋·陳宓

    一年擬待中秋夕,連日頻聞正午雷。
    天若有心開玉匣,月應無恨入金罍。
    素娥與我元無分,秀句憑君試為催。
    取出團圓盈天璧,不教留在白云堆。

    151 《約潘丈及小喻登樓玉臺觀木香酴醾》 宋·陳宓

    春前桃李謾紛紛,梅后冰標獨有君。
    莫將今日推明日,要看三分到七分。

    152 《約潘丈及小喻登樓玉臺觀木香酴醾》 宋·陳宓

    暮年無事掛胸懷,只為酴醾筑此臺。
    恰似唐朝元會日,露翻珠翠六宮來。

    153 《贈喻景山》 宋·陳宓

    去時恨輕分,歸路喜忽值。
    如何七八月,兩作別離味。
    方沖臘雪還,可待秋風至。
    讀書我無訣,須君授奇秘。

    154 《和喻景山賦梅韻》 宋·陳宓

    質白偏能照玉船,體輕終愛舞蹁躚。
    眼前欲賦半妝額,夢里須攜五色掾。
    愁對素蟾寒寂寞,故燒紅蠟暖清娟。
    寄聲青女休相妒,不學海棠酣夜眠。

    155 《題喻景山大飛書房》 宋·陳宓

    仙豀七十里,半世只聞名。
    一日見山色,千年懷友情。
    古匏浮美醁,清水照塵纓。
    霜月亭亭白,連床語到明。

    156 《喻景山索詩用石間韻》 宋·陳宓

    交游二十載,恐負壁間名。
    圖籍有真味,林泉無俗情。
    我方穿短履,君始彯長纓。
    出處今殊致,同司山月明。

    157 《和寄喻景山》 宋·陳宓

    朱門到老幾人還,贏得階庭著蘚班。
    曾似高人無俗累,解將碧巘照朱顏。
    趣超今古沉酣外,句入云煙縹緲間。
    白首紛紛自名利,天公最惜是清閑。

    158 《和喻景山》 宋·陳宓

    一榻無塵便覺涼,半生場屋鬢將黃。
    而今已辦還山計,對卷燒香愛日長。

    159 《寄喻景山》 宋·陳宓

    草堂南望到無因,遙想芒鞋避暑塵。
    六月攜家玩泉石,大飛驚見此山人。

    160 《次韻謝喻巖叟讀予近作二首》 宋·方回

    觀君于勢利,如箒掃絲窠。
    閱世云翻雨,持心濟貫河。
    端居冠必整,閒賦硯頻磨。
    我豈無新作,何堪對雅歌。

    * 關于喻喻的詩詞 描寫喻喻的詩詞 帶有喻喻的詩詞 包含喻喻的古詩詞(1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