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善好的詩詞(472首)

    341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342 《足亭張康節南亭也臺數尺亭在其上》 宋·李廌

    人生天地間,海中一浮漚。
    欲求無厭心,無乃不勝求。
    知足有真樂,不然多悔尤。
    淺儒急名譽,夸人矜智謀。

    343 《春日種菊東離顧叢半衰謝欲充之因取以植墻下》 宋·李彌遜

    天公善轉物,剪爪不停軫。
    春工未削跡,秋事已張本。
    檀欒嘉菊叢,戢戢露奇蘊。
    枝分要及時,手植須著賢。

    344 《昭祖送韓文》 宋·鄧肅

    兩鳥相酬不肯休,欲令日月無旋辀。
    斯文未喪得韓子,掃滅陰霾霽九州。
    古來散文與詩律,二手方圓不兼筆。
    獨渠星斗列心胸,散落毫端俱第一。

    345 《王德言樞密生日十首》 宋·曹勛

    友于相愛陟通津,同氣同居善益親。
    自是茅家好兄弟,一堂和樂棣華春。

    346 《游云湖》 宋·胡寅

    衡湘久來往,眼到山輒對。
    愛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礙。
    今朝渡石潭,蘭槳亂青帶。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347 《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 宋·胡寅

    萬生天地間,靈者乃知義。
    何獨於義明,而利心亦熾。
    茲焉分兩軌,君子小人異。
    錄義一毛輶,百川利趨亟。

    348 《挽姚君二首》 宋·吳芾

    晚得田園趣,平居樂有余。
    好賢聞善道,奉佛契真如。
    往事歌謠在,浮生夢紀虛。
    我慚居堊室,無路挽靈車。

    349 《和林大任勸耕》 宋·吳芾

    壯哉溢目還盈耳,千騎出城歌吹起。
    野人一睹快爭先,奔走歡呼幾折趾。
    往年戎馬偶出郊,田間彌望皆荒茅。
    使君篤意勸農課,盡使惰游如所教。

    350 《送朝京赴福清宰》 宋·吳芾

    來往看看二十春,開懷情話日相親。
    懸車我已安三徑,捧檄君俄向七間。
    肯為浮名隨薄俗,但施善政撫疲民。
    他時奏最歸來處,好訪湖山莫厭頻。

    351 《次范宰韻》 宋·李石

    在仙白云鄉,地與人境異。
    金卮老翁泉,玉盤秋水芰。
    誰歟肯下食,三仙入夢寐。
    一笑謂我言,隨處類投畀。

    352 《寄題蘭陵郡齋梅露堂》 宋·曾協

    蘭陵為郡更齊梁,地望卓犖聞四方。
    清班詵詵儲材良,相踵往佩太守章。
    憲公遺愛初未忘,當時瑞露今名堂。
    於茲遼遼幾星霜,此邦復得尚書郎。

    353 《挽王夫》 宋·李流謙

    維古女士都可見,過眼絕無一佳傳。
    客來授我一編書,疾讀不知雙滋泫。
    夫人有子鳴斯文,吾從昆倉識河漢。
    胸中能貯百卷書,此豈只用裙襦看。

    354 《送秦仲防制干》 宋·樓鑰

    秦郎相家子,被服一寒士。
    不味膏粱珍,嗜書如嗜芰。
    仕途樂平進,欲上行或止。
    制使護瀛壖,婉畫幕中試。

    355 《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 宋·樓鑰

    永和歲癸丑,群賢會蘭亭。
    流觴各賦詩,風流見丹青。
    右軍莫禊序,文采粲日星。
    選文乃見遺,至今恨昭明。

    356 《送制帥林和叔歸》 宋·樓鑰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茍。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357 《壽岳陽林倅》 宋·廖行之

    南風舞山木,幾日天好晴。
    驟雨洗空翠,當暑氣倏清。
    湖光散瀰{左氵右淼},宇鑒浮青冥,魚龍戲吹浪,草木搖芳馨。

    358 《贈別羅舜舉》 宋·廖行之

    憶昔相從游,往往嘗繼晷。
    論文在肺肝,商確到肌體。
    一從悵分攜,鳧雁慣居徙。
    相望兩川間,別夢縈百里。

    359 《挽曾達臣二首》 宋·趙蕃

    江右曾為氏,南豐與贛州。
    推其本儒素,夫豈異源流。
    邇日過遺宅,有逢皆好修。
    公侯生積善,天道非悠悠。

    360 《寄楊溥子》 宋·趙蕃

    昔聞許劭月旦評,人生倚以分重輕。
    當時初非徇虛名,往往夷考其學行。
    今人誰復持此柄,鄉評亦復無公論。
    故當信目不信耳,毀譽不用從人問。

    * 關于善好的詩詞 描寫善好的詩詞 帶有善好的詩詞 包含善好的古詩詞(4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