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聲昔冠秦中望,婦學今傳潁上風。百歲流光方過半,新春逝水忽馳東。丹山鳳泣歸巢冷,寒月烏啼反哺空。他日拂弦悲舊曲,應將哀恨寄孤桐。
朝陽過山來,下田猶露濕。餉婦念兒啼,逢人不敢立。青黃先后收,斷折傴摟拾。鳥鼠滿官倉,于今又租人。
山鄉山多田種稀,年豐健婦猶啼饑。今年禾黍秋旱死,不有下澗民枯魚。頗聞水鄉諸郡熟,一飽可令余郡足。江船下米無頭由,商人嗷嗷坐窮蹙。
衰翁臥病山之阿,東村沈老來相過。首言年饑若無備,次說時政多煩苛。其間數事盡切已,具有本末非差訛。農家累世服畎畝,此外寧復知其他。
階前芳草一尺齊,黃鸝始向林間啼。一聞傳聲人失喜,駑馬并立逢駃騠。我思此鳥固妍好,人喜亦緣來不早。若令春到便輕遷,厭聽誰憐跡如掃。
客游嚴陵道,中路哭者誰。哀哀母子別,云是夫棄妻。百年結歡愛,一旦生別離。妾去何足憐,憐此乳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