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嘯風的詩詞(1309首)

    761 《秋懷二首》 宋·蘇軾

    苦熱念西風,常恐來無時。
    及茲遂凄凜,又作徂年悲。
    蟋蟀鳴我床,黃葉投我帷。
    窗前有棲鵩,夜嘯如狐貍。

    762 《岐亭五首》 宋·蘇軾

    昨日云陰重,東風融雪汁。
    遠林草木暗,近舍煙火濕。
    下有隱君子,嘯歌方自得。
    知我犯寒來,呼酒意頗急。

    763 《送鄭戶曹》 宋·蘇軾

    水繞彭城樓,山圍戲馬臺。
    古來豪杰地,千歲有余哀。
    隆準飛上天,重瞳亦成灰。
    白門下呂布,大星隕臨淮。

    764 《送鄭戶曹》 宋·蘇軾

    水繞袁城樓,山圍戲馬臺。
    古來豪杰地,千載有余哀。
    隆準飛上天,重瞳亦成灰。
    白門下呂布,大星隕臨淮。

    765 《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龍寺》 宋·蘇軾

    橫槎晚渡碧澗口,騎馬夜入南山谷。
    (音浴。
    )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巖底千萬仞,路轉山腰三百曲。

    766 《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 宋·蘇軾

    四州環一島,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
    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

    767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宋·蘇軾

    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兩三。
    云霾浪打人跡絕,時有沙戶祈春蠶。
    我來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懷慚。

    768 《人日獵城南會者十人以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宋·蘇軾

    兒童笑使君,憂慍長悄悄。
    誰拈白接?,令跨金騕褭。
    東風吹濕雪,手冷怯清曉。
    忽發兩鳴髇,相趁飛aa18小。

    769 《峽山寺(傳奇所記孫恪袁氏事,即此寺,至今》 宋·蘇軾

    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
    我行無遲速,攝衣步孱顏。
    山僧本幽獨,乞食況未還。
    云碓水自舂,松門風為關。

    770 《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 宋·蘇軾

    東郊欲尋春,未見鶯花跡。
    春風在流水,鳧雁先拍拍。
    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
    艤舟桓山下,長嘯理輕策。

    771 《次韻張畹》 宋·蘇軾

    新落霜余兩岸隆,塵埃舉袂識西風。
    臨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従樂寓公。
    半日偷閑歌嘯,百年暗盡往來中。
    知君不向窮愁老,尚有清詩氣吐虹。

    772 《送孫著作赴考城兼寄錢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孫處》 宋·蘇軾

    使君閑如云,欲出誰肯伴。
    清風獨無事,一嘯亦可喚。
    來従白蘋洲,吹我明月觀。
    門前遠行客,青衫流白汗。

    773 《次韻王滁州見寄》 宋·蘇軾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農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與元之,坎軻一生遭口語。
    兩翁當年鬢未絲,玉堂揮翰手如飛。
    教得滁人解吟詠,至今里巷嘲輕肥。

    774 《送曾仲錫通判如京師》 宋·蘇軾

    邊城歲暮多風雪,強壓春醪與君別。
    玉帳夜談霜月苦,鐵騎曉出冰河裂。
    斷蓬飛葉卷黃沙,只有千林{髟蒙}松花。
    應為王孫朝上國,珠幢玉節與排衙。

    775 《夜臥濯足》 宋·蘇軾

    長安大雪年,束薪抱衾裯。
    云安市無井,斗水寬百憂。
    今我逃空谷,孤城嘯鵂鹠。
    得米如得珠,食菜不敢留。

    776 《贈杜介》 宋·蘇軾

    我夢游天臺,橫空石橋小。
    松風吹菵露,翠濕香嫋嫋。
    應真飛錫過,絕磵度云鳥。
    舉意欲從之,翛然已松杪。

    777 《次晁無咎韻閻子常攜琴入村》 宋·蘇軾

    士寒餓,古猶今。
    向來亦有子桑琴,倚楹嘯歌非寓淫。
    伯牙山高水深深,萬世二壟一知音。
    閻君七弦抱幽獨,晁子為之梁父吟。

    778 《上清詞》 宋·蘇軾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側之神君。
    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
    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779 《瓶笙詩?并引?》 宋·蘇軾

    .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劉幾仲餞飲東坡。
    中觴聞笙簫聲,杳杳若在云霄間,抑揚往返,粗中音節。
    徐而察之,則出于雙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嘯,蓋食頃乃已。
    坐客驚嘆得未曾有,請作《瓶笙詩》記之。

    780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 關于嘯風的詩詞 描寫嘯風的詩詞 帶有嘯風的詩詞 包含嘯風的古詩詞(13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