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唳鶴的詩詞(350首)

    221 《侄孫昺以東野農歌一編來細讀足以起予七言有》 宋·戴復古

    吾宗有東野,詩律頗留心。
    不學晚唐體,曾聞大雅音。
    霜空孤鶴唳,云洞老龍吟。
    群噪無才思,昏鴉自滿林。

    222 《自警》 宋·秦觀

    古人去後音容寂,何處茫茫尋舊跡。
    君看草遍北邙山,骼骴猶來丘壟積。
    那堪此地日黃昏,長途萬里傷行客。
    只知恩愛動傷情,豈悟區區頭已白。

    223 《月夕》 宋·陸游

    開戶滿庭雪,徐看知月明。
    微風入叢竹,復作雪來聲。
    俗塵不待掃,凜然肝肺清。
    村深無漏鼓,鶴唳報三更。

    224 《夜行至白鹿泉上》 宋·陸游

    小雨病良已,新秋夜漸長。
    隔城聞鶴唳,出戶逐螢光。
    荒徑穿蒙密,遙空望莽蒼。
    泉聲落環佩,肝肺為清涼。

    225 《上元懷舊》 宋·文天祥

    禁門三五金吾夜,回首青春忽二毛。
    池上昔陪王母宴,斗中今直貴人牢。
    風生江海龍游遠,月滿關山鶴唳高。
    夢到鈞天燈火鬧,依然彩筆照宮袍。

    226 《過淝口二首》 宋·宋祁

    淝水縈如帶,淮山崒似云。
    此時聞鶴唳,無復畏官軍。

    227 《秋日與天章侍講王原叔曾明仲正言余安道三學》 宋·宋祁

    長廊盡北到禪扃,宴坐林間共褫纓。
    秋氣只知雙鶴唳,塵喧已去一牛鳴。
    晨鐘暮磬無時歇,翠竹黃花相間明。
    妙墨仙郎題爵里,他年為寄此中行。

    228 《感春》 宋·張耒

    淹留生白發,默默又驚春。
    花房與柳萼,三見東風新。
    竟日雨不止,翛翛寒著人。
    擁裘坐閉閣,但與山爐親。

    229 《寄答參寥五首》 宋·張耒

    蘇公守吳興,山水方有主。
    子兮從之游,掛錫當可駐。
    塵埃困孤鶴,念子久失所。
    秋風展其翼,道使萬里去。

    230 《寄集節二首》 宋·張耒

    陳侯氣飄飄,誰敢易挹酌。
    俊如摶風鷹,清如唳霜鶴。
    高懷落俗事,見者初駭愕。
    須臾發其有,珠玉隨灑落。

    231 《放言十首》 宋·黃庭堅

    廢興宜有命,得失但自知。
    踽踽眾所忌,悠悠誰與歸。
    吾義茍不存,豈更月攘雞。
    風清聞鶴唳,想見南山棲。

    232 《渭河道中 其四》 元·王冕

    海氣團云白,江風吹浪寒。
    飛鴻離塞遠,獨鶴唳更闌。
    慷慨論時事,羈棲笑楚冠。
    蕭蕭黃葉下,回首望長安。

    233 《山中雜興 十八》 元·王冕

    卜宅近山阿,紫門障薜蘿。
    風清聞鶴唳,日暖聽樵歌。
    密樹懸青島,平田浸白波。
    樹船乘暮景,來往急如梭。

    234 《懷人》 元·王冕

    懷人有多夢,憂國竟忘眠。
    野草皆成藥,江云半是煙。
    悲鴻聯陣下,老鶴唳孤騫。
    孰信殘陽外?疲民問井田。

    235 《送華亭沈主簿》 宋·司馬光

    執袂青門道,蕭蕭馬欲樂。
    暮云零落悴,遠樹淺深紅。
    楚澤吟聲里,吳山醉眼中。
    相思杳何許,野鶴唳高風。

    236 《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沖之馬仲涂唱和詩六篇邀》 宋·梅堯臣

    三驄忽出乘楚艘,直氣突兀如吳濤。
    大都智勇皆世豪,橫身破浪親戰舠。
    回舷受箭誰畏曹,猛士心伏寒生毛。
    風聲鶴唳傳九皋,何用寶刀稱孟勞。
    右持酒杯左持螯,功成各慕前人高。
    不言大享烹太牢,下與尺鷃翔於蒿。

    237 《贈狄梁公十二代孫國賓》 宋·梅堯臣

    雄雉飛上天,牝雉白日鳴。
    驅逐鳳皇雛,百鳥不出聲。
    豈無雕與鶚,至死莫得爭。
    孤鶴獨不懼,使風羽翼成。

    238 《范饒州夫人挽詞二首》 宋·梅堯臣

    聽飲大夫日,止言京兆辰。
    常憂伯宗直,曾識仲卿貧。
    蒿里歸魂遠,芝山旅殯新。
    江邊有孤鶴,嘹唳獨傷神。

    239 《送秀州海鹽知縣李寺丞》 宋·梅堯臣

    吳帆千里去,邑屋富魚鹽。
    霜鶴亭皋唳,風烏海客占。
    滄涼朝日近,紫翠晚山尖。
    若過陸機宅,寒蕪應不嫌。

    240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 關于唳鶴的詩詞 描寫唳鶴的詩詞 帶有唳鶴的詩詞 包含唳鶴的古詩詞(3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