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哭倉的詩詞(57首)
21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2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24
《大饑行》 元·揭傒斯
去年旱毀才五六,今年家家食無粟。
高囷大廩閉不開,朝為骨肉暮成哭。
官雖差官遍里閭,貪廉異政致澤殊。
公家賑粟粟有數,安得盡及鄉民居。
25
《哀山民》 宋·趙師秀
憶君初病時,倉皇造君榻。
知為寒所中,脛痹連左胛。
蔣子丹有神,三日能屈伸。
五日扶杖立,十日行逡巡。
27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28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29
《邊軍謠》 明·紀青
邊軍苦,邊軍苦,自恨生身向行伍。
月支幾斗倉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
聊將斛賣辦科差,顆粒何曾入空釜。
官逋私債還未足,又見散銀來糴谷。
30
《邊軍謠》 明·陸粲
邊軍苦,邊軍苦,自恨生身向行伍。
月支幾斗倉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
盡將易賣辦科差,顆粒那曾入鍋釜。
官逋私債還未足,又見散銀來糴谷。
31
《庚子紀事》 明·陸之裘
南沙頑夫不滿千,恃險攫貨爭魚鹽。
椎牛殺狗亦耕種,黃蘆白葦波連天。
海濱耆豪利兼取,逞技獻謀官府前。
喜功憂變守臣職,撫召不聽心煩煎。
32
《丁孝子詩》 明·烏斯道
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
先翁曾長武昌縣,死葬山中厄兵變。
山中父老懷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勸。
33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34
《贈崔孝子》 明·徐賁
洪洞山前震鼙鼓,東家被殺西家虜。
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諸兒背馱母。
須臾兵急行恐遲,月昏霜滑山險巇。
大兒牽衣小兒哭,心在護母寧戀兒。
3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39
《題黃岡東坡潘氏亦顏齋》 宋·賀鑄
東坡有田誰料理,黧面蒼毛潘氏子。
結茅題榜亦顏齋,農隙把書聊自喜。
潘乎潘乎信是顏之徒,終日何所論難真如愚。
世無孔父四科友,猶辦簞食瓢飲陋巷環墻居。
* 關于哭倉的詩詞 描寫哭倉的詩詞 帶有哭倉的詩詞 包含哭倉的古詩詞(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