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品色的詩詞(237首)
122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123
《和段屯田荊林館》 宋·蘇軾
南山有佳色,無人空自奇。
清詩為題品,草木變芬菲。
謝女得秀句,留待中郎歸。
便當勤鞭策,仆倦馬亦饑。
(段有侄女在密州。
)
124
《贈朱遜之(并引)》 宋·蘇軾
元祐六年九月,與朱遜之會議于潁。
或言洛人善接花,歲出新枝,而菊品尤多。
遜之曰:“菊當以黃為正,余可鄙也。
”昔叔向聞鬷蔑一言,知其為人,予于遜之亦云。
128
《奉和圣制清明》 宋·宋祁
解律調元品彙春,青陽右個啟初宸。
庖煙息禁農耕盛。
蠶器增修歲務新。
遲日東門催柳色,微寒南陌斂車塵。
柏梁侍從瞻天什,拜手賡歌軋思頻。
130
《結交行送武之文》 元·王冕
江南野人毛發古,騎牛讀書無一侶。
白眼遙看泰華云,赤腳冷濯滄浪雨。
長安小兒不足數,論文忽有東平武。
武君胸中氣崢嶸,呼吸云夢吞滄溟。
132
《洛陽牡丹圖》 宋·歐陽修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我昔所記數十種,於今十年半忘之。
開圖若見故人面,其間數種昔未窺。
客言近歲花特異,往往變出呈新枝。
133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 宋·范仲淹
江城有卒老且貧,憔悴抱關良苦辛。
眾中忽聞語聲好,知是北來京洛人。
我試問云何至是,欲語汍瀾墮雙淚。
斯須收淚始能言,生自東都富貴地。
137
《念奴嬌·蘭枯蕙死》 宋·無名氏
蘭枯蕙死,向竹齋深處,誰傳消息。
霜雪叢中渾似個,縹緲吳人標格。
絳萼微深,瓊苞不露,自與塵凡隔。
黃昏遙見,一枝煙淡籠白。
140
《牡丹》 宋·梅堯臣
洛陽牡丹名品多,自謂天下無能過。
及來江南花亦好,絳紫淺紅如舞娥。
竹陰水照增顏色,春服帖妥裁輕羅。
時結游朋去尋玩,香吹酒面生紅波。
粉英不忿付狂蝶,白發強插成悲歌。
明年更開余已去,風雨吹殘可奈何。
* 關于品色的詩詞 描寫品色的詩詞 帶有品色的詩詞 包含品色的古詩詞(2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