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詠梅的詩詞(451首)

    341 《李參政折贈黃香梅與八詠俱至用韻以謝》 宋·魏了翁

    和羹心事歲寒姿,若弟風標舍更誰。
    謾道色輕花更艷,幾成涂抹水邊枝。

    342 《李參政折贈黃香梅與八詠俱至用韻以謝》 宋·魏了翁

    詩翁曾住玉皇家,剛與梅花定等差。
    染上鞠衣宮樣淺,練裙縞帨覺無華。

    343 《書樓考甫梅花百詠因徐直孺寄考甫》 宋·方岳

    以詩鳴者累百輩,誰與梅花可相配。
    只傳冰影月香詩,直到如今美無對。
    疏籬把住橫斜枝,了不肯受春風知。
    自非冰腸雪洗髓,向渠正爾難為辭。

    344 《效茶山詠楊梅》 宋·方岳

    五月梅晴暑正袢,楊家亦有果堪攀。
    雪融火齊驪珠冷,粟起丹砂鶴頂殷。
    并與文園消午渴,不禁越女蹙春山。
    略如荔子仍同姓,直恐前身是阿環。

    345 《詠野渡香片蟠梅》 宋·衛宗武

    一瓣生香獨傲寒,此梅難并眾梅看。
    明眸玉雪層層積,蛻骨蛟龍曲曲蟠。
    巧若天成經歲遠,移來地闊占春寬。
    老夫猶未識花面,覓句含毫作是觀。

    346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楊梅》 宋·陳著

    火珠簇壓翠微鮮,丹粒團成蜜顆甜。
    爭為渴饕供燕豆,誰知赪汗困償籃。

    347 《賢八詠·和靖探梅》 宋·姚勉

    孤山養孤鶴,宜與梅為鄰。
    處士若輕出,梅花應笑人。

    348 《讀后村梅花百詠》 宋·胡仲弓

    曾被梅花累十春,孤山蹤跡斷知聞。
    百篇依舊相嘲弄,卻恐梅花又怕君。

    349 《詠便坐梅花》 宋·王炎

    去年花下立,踟躕搔白首。
    今日花邊坐,病起更衰朽。
    老與病交侵,歡悰尚何有。
    人老不再少,花謝還復開。
    對花堪酌酒,畏病不舉杯。
    寂寞重寂寞,春風何事來。

    350 《陳推官幽居十詠·載酒尋梅》 宋·王炎

    幽花信美如玉,不愿游人見知。
    喚取曲生同載,為春物色南枝。

    351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園感逝成詠》 近代·陳三立

    紅艷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滿眼,湖海一歸來。
    欄楯迷前賞,風香寫獨哀。
    魂兮尋月下,應伴繞千回。

    352 《詠蠟梅》 宋·項安世

    枯疏寒影變豐龐,的皪冰肌染沁黃。
    難免世人梔蠟議,賴憑天骨蕙蘭香。
    情知不作和羹計,老去誰能弄粉妝。
    卻笑南枝心未死,壽陽新額小紅裳。

    353 《偶成梅詠三首》 宋·張嵲

    開時都不值繁華,結實調羹尚有夸。
    若語當年上春事,總輸凡木后開花。

    354 《偶成梅詠三首》 宋·張嵲

    故園微路繞江干,常記開時偪歲寒。
    萬晨臨風驚老眼,卻疑還是霧中看。

    355 《偶成梅詠三首》 宋·張嵲

    霧態風姿紫府仙,直疑清夜降羊權。
    不知老大心灰久,香氣撩人似昔年。

    356 《玉照東西兩軒有紅梅及千葉緗梅未經題詠倒用》 宋·張镃

    昔游堂到海中光,我與諸公各醉狂。
    同向塵中三十載,朱顏應笑鬢絲長。

    357 《玉照東西兩軒有紅梅及千葉緗梅未經題詠倒用》 宋·張镃

    雖嫌綠葉與青枝,入格依前自欠詩。
    幾向斜陽溪畔見,猶將桃杏誤猜疑。

    358 《玉照東西兩軒有紅梅及千葉緗梅未經題詠倒用》 宋·張镃

    一粒丹砂換骨來,移根聞自浙東栽。
    市門古矣留遺跡,問訊仙翁定姓梅。

    359 《玉照東西兩軒有紅梅及千葉緗梅未經題詠倒用》 宋·張镃

    海棠曾把比朝眠,妃子妝慵玉鏡前。
    若似此花顏色好,定教天寶畫師傳。

    360 《玉照東西兩軒有紅梅及千葉緗梅未經題詠倒用》 宋·張镃

    方諸臺聳日邊云,望拜青童上相君。
    侍女百千皆絳服,恰如檐外樹紛紛。

    * 關于詠梅的詩詞 描寫詠梅的詩詞 帶有詠梅的詩詞 包含詠梅的古詩詞(4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