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的詩詞(18587首)

    121 《奉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 唐·趙彥昭

    器乏雕梁器,材非構廈材。
    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

    春節

    122 《奉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枝字》 唐·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覽八纮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重陽節登高寫景抒情

    123 《奉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 唐·鄭愔

    御蹕下都門,軍麾出塞垣。
    長楊跨武騎,細柳接戎軒。
    睿曲風云動,邊威鼓吹喧。
    坐帷將閫外,俱是報明恩。

    送別傷懷

    124 《唐禪社首樂章·順》 唐·賀知章

    至哉含柔德,萬物資以生。
    常順稱厚載,流謙通變盈。
    圣心事能察,增廣陳厥誠。
    黃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寫景敘事抒情

    125 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元四年作)》 唐·韓愈

    赤藤為杖世未窺,臺郎始攜自滇池。
    滇王掃宮避使者,跪進再拜語嗢咿。
    繩橋拄過免傾墮,性命造次蒙扶持。

    126 微之詩二十三首·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唐·白居易

    送春君何在,君在山陰署。
    憶我蘇杭時,春游亦多處。
    為君歌往事,豈敢辭勞慮。
    莫怪言語狂,須知酬答遽。

    寫人歌頌言志

    127 微之詩二十三首·除夜作》 唐·白居易

    君賦此詩夜,窮陰歲之馀。
    此詩日,微春之初。
    老知顏狀改,病覺肢體虛。
    頭上毛發短,口中牙齒疏。

    128 主司王起(一作主司酬周侍郎)》 唐·王甚夷

    春闈帝念主生成,長慶公聞兩歲名。
    有蘊赤心分雨露,無私氣浹寰瀛。
    龍門乍出難勝幸,鴛侶先行是最榮。
    遙仰高峰看白雪,多慚屬意屏營。

    129 《念奴嬌·趙國興知錄韻》 宋·辛棄疾

    為沽美酒,過溪來、誰道幽人難致。
    更覺元龍樓百尺,湖海平生豪氣。
    自嘆年來,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
    東風歸路,一川松竹如醉。

    贈答贊美友人抒情

    130 《西河·王潛齋韻》 宋·曹豳

    今日事。
    何人弄得如此。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關河萬里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

    宋詞精選憂國憂民

    131 《滿江紅·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 宋·文天祥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
    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
    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
    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婉約愛國

    132 盛集陶落葉》 清·錢謙益

    秋老鐘山萬木稀,凋傷總屬劫塵飛。
    不知玉露涼風急,只道金陵王氣非。
    倚月素娥徒有樹,履霜青女正無衣。
    華林慘淡如沙漠,萬里寒空一雁歸。

    傷懷

    133 張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唐詩三百首邊塞狩獵贊美將軍

    134 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四》 唐·盧汝弼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邊塞生活

    135 《浣溪沙·詠五更湘真韻》 清·納蘭性德

    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
    夢回疑在遠山樓。
    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鉤。
    待聽鄰女喚梳頭。

    寫景抒情

    136 《渡江云·揭浩齋送春韻》 元·吳澄

    名園花正好,嬌紅白,百態競春妝。
    笑痕添酒暈。
    豐臉凝脂,誰為試鋁霜。
    詩朋酒伴,趁此日流轉風光。

    婉約春天寫景送春

    137 《七律·郭沫若同志》 現代·毛澤東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

    138 《次韻奉錢穆父蔣潁叔王仲至詩四首》 宋·蘇軾

    西湖月下聽琴謖謖松下風,藹藹垅上云。
    聊將竊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軒冕,一笑當琴尊。
    良辰飲文字,晤語無由醺。

    139 參寥見寄?一作:奉參寥離彭門至淮上見》 宋·蘇軾

    黃樓南畔馬臺宮,云月娟娟正點空。
    欲共幽人洗筆硯,要傳流水入絲桐。
    且隨侍者尋西谷,莫學山僧老祝融。
    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湯餅潑油蔥。

    140 《集英殿春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人則氣,》 宋·蘇軾

    萬人歌舞樂芳辰,長養恩深第四春。
    令下風雷常有信,時來草木豈知仁。
    璇璣已正三階泰,玉琯初知九奏均。
    更欲年年同此樂,故應相繼得元臣。

    * 關于和的詩詞 描寫和的詩詞 帶有和的詩詞 包含和的古詩詞(185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