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鈞的詩詞(257首)

    81 《次韻兩蘇公講筵唱和四首》 宋·晁補之

    白發歸聯侍從榮,未應江海嘆飄零。
    禽魚不與鈞天觀,想見群龍舞洞庭。

    82 《李鈞壽花堂〈并敘〉》 宋·蘇轍

    尚書郎晉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養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開花三四,芬馥可愛。
    以書占之曰:“此壽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壽花”,而余為作詩記之。

    83 《和謝單推宋卿惠詩》 宋·黃公度

    逃空每喜足音聞,之子相逢真可人。
    知友無非大父行,求君須向古人倫。
    蠻煙傾蓋情如故,蜀繭題詩墨尚新。
    文采風流百不俗,更馀筆力挽千鈞。

    84 《和天寧因上人韻送僧用懿住桐城金繩山》 宋·王之道

    老松如蛟龍,秋來露鱗甲。
    雷霆昨夜雨,奮迅以時發。
    道人粲可流,出世雨相法。
    至今獅子吼,狐兔尚驚怛。

    85 《和張詠老》 宋·王之道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86 《依韻和賈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 宋·王珪

    太乙靈宮近帝都,夕迎丹節下層虛。
    方從宣室承釐后,更約浮丘把袂初。
    文藻自高鹓掖詔,姓名應冠蕊臺書。
    我慚昔預祠春客,曾夢鈞天侍燕胥。

    87 《依韻和張文裕龍圖加執政入東西府詩》 宋·王珪

    微生巾褐本蒿萊,叨遇優賢府第開。
    云繞連甍依象闕,玉調清管下鈞臺。
    幾年憶共鹓鴻侶,今日慚非住石材,莫訝門庭光采盛,金輿親屈至尊來。

    88 《奉和御製讀五代史后唐史》 宋·夏竦

    長興秉鈞者,子晦道攸隆。
    剛介昌言遠,忠清茂澤豐。
    懿文常體道,妙略早從戎。
    可惜虧同德,當年阻建功。

    89 《和樓志國范君武讀胡尉臨安所獲顏魯公書斷碑》 宋·強至

    書名唐世凡幾人,魯公運筆獨有神。
    當年一字百金直,異代儻獲宜爾珍。
    公嘗道直不容內,江湖出走刺史輪。
    東南揮翰落幾郡,在處巨跡刊堅珉。

    90 《和張文通書懷》 宋·強至

    仕涂眾偽雜吾真,誰信千鈞重一身。
    赫赫朱門公相遠,寥寥黃卷圣賢親。
    府居此日嗟孤宦,鄉飲當年謬上賓。
    猶喜故人同舊幕,每容詩句續陽春。

    91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雪二十韻》 宋·強至

    瑤林紛有蕊,玉海浩無津。
    蓋地都藏險,漫天不露垠。
    片輕消鑿落,光冷奪純鈞。
    賀笏庭前客,歡杯隴上民。

    92 《和江虞仲華山二絕·仙人掌》 宋·鄭剛中

    意象軒軒勢入云,為誰出手若經綸。
    夜扶星斗朝擎日,氣力何知幾萬鈞。

    93 《再和》 宋·王灼

    幼婦傳來舊受辛,知君滿腹貯陽春。
    壽星臺宿應同邑,草圣詩仙合一人。
    紫橐禁中留賦詠,白蓮社里煉豐神。
    誰言林下長閑得,左席猶虛待秉鈞。

    94 《三和謝娛親堂扁》 宋·王灼

    盛年曾效引裾辛,勇退歸休四十春。
    閑卻圣朝醫國手,來為詩社作家人。
    尖新句子堪呈佛,峭拔毫端似有神,仆輩豈應陪唱和,卻緣鼷鼠發千鈞。

    95 《楊和王挽章五首》 宋·曹勛

    代北生英杰,臨戎發策機關報。
    兩淮平僣亂,二紀并洪鈞。
    定難詩書將,推忠社稷世。
    臨分雙下淚,每憶每沾巾。

    96 《謝諸友見和》 宋·胡寅

    飛霙三日太欺春,撲地鵝毛積萬鈞。
    沙上幾人迷去跡,風前何處問來因。
    諒非天造夸工巧,當是神機有屈伸。
    松竹未應寒改操,龍蛇有喜蟄存身。

    97 《和單令春日》 宋·胡寅

    新歷自披展,故交誰與歡。
    顏容羞把鏡,菘韭強登盤。
    袖手籠東老,侵肌料峭寒。
    大鈞方播物,吾道豈艱難。

    98 《三月晦和唐人韻詩云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 宋·胡寅

    一氣沖融轉大鈞,四時舒卷見全身。
    若云春向晨鐘斷,須信詩人未識春。

    99 《和趙觀使喜雨》 宋·吳芾

    膏澤愆時愧已深,敢期誠意達天垠。
    片云忽送千峰雨,一氣潛回萬壑春。
    頓覺老農生喜色,坐令兇歲變佳辰。
    憂民雖切功何有,坱圠無私荷大鈞。

    100 《和李光祖二首》 宋·吳芾

    天資灑落更瑰奇,何患諸公不己知。
    運蹇尚須資汲引,時來寧復藉維持。
    家聲況是鈞公裔,文采還高幼婦碑。
    大器成時須在晚,如君方壯未為遲。

    * 關于和鈞的詩詞 描寫和鈞的詩詞 帶有和鈞的詩詞 包含和鈞的古詩詞(2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