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用的詩詞(511首)

    361 《許宰和篇至再用韻謝》 宋·王邁

    陶令束帶督郵讀,歸來高興潛有激。
    昌黎縣齋飽讀書,自謂此日足可惜。
    二賢詩留天地間,千載寶之為雙璧。
    當官不妨文字樂,似此人物不時出。

    362 《陳侍郎見激字韻和以見寄復用韻謝》 宋·王邁

    先生德量萬頃波,撓之不濁無湍激。
    文章亦如萬斛泉,酌之不竭何慳惜。
    滄浪亭下把釣竿,雙筆堂前看蒼璧。
    時逢問字客及門,倒屣不要人扶出。

    363 《景回兄和篇甚佳信筆再用韻》 宋·吳潛

    犂掃終當盡穴庭,將軍夫豈但嬰城。
    何妨水潦威曹賊,應以風聲懾晉兵。
    中立運籌飛凱奏,昌黎吮筆草歌行。
    開年東作吾何在,野老相攜話故情。

    364 《八窗叔用前韻相寄時留村舍和以謝之》 宋·李曾伯

    從渠舊隱擅清修,我愛吾廬溪上幽。
    一幅霜林長短樹,幾灣煙葦去來舟。
    買魚釀秫作新節,招鶴訪梅遲小留。
    卻憶故山懷故才,寧忘嫠緯念宗周。

    365 《八窗叔用前韻相寄時留村舍和以謝之》 宋·李曾伯

    洛川已矣不復見,斯地巋然猶獨存。
    九仞成功忍虧簣,百年種德在深根。
    依稀舊燕空梁語,俯仰飛鴻踏雪痕。
    多少名園富花石,爭如書圃付兒孫。

    366 《癸卯制參黎用之為八仙領客和韻》 宋·李曾伯

    撲面驚埃掃不開,都忘柳色暗章臺。
    偏饒玳席嘉賓樂,特遣瑤池仙子來。
    自分鐵心徒自苦,相逢玉兔莫相陪。
    樽前休訝清香少,待約瓊花共一杯。

    367 《瓊筦雇守示和愚溪詩用韻餞之》 宋·李曾伯

    鯨浪中間一島居,往時千慮笑狂愚。
    伏波方略今堪擬,渤海聲名斷與俱。
    小丑當從而靡矣,吾民其庶有瘳乎。
    雙旌整頓雙泉了,歸佐清朝澤廣區。

    368 《右司周昞仲亦用韻并和以謝之》 宋·李曾伯

    誰將缺陷句徹名流,勾引春風入筆頭。
    廊廟喜登端士用,田園盍為故人謀。
    曾芳草外思淮中,應海棠邊念蜀游。
    細雨挑燈成朗誦,劇談如共峽江舟。

    369 《再用韻答和者》 宋·衛宗武

    依山構靖廬,雖陋亦可坐。
    幽林隔塵囂,邐迤八九嶞。
    時來友高士,一歲知幾過。
    野花薰醉醒,山鳥啼夢破。

    370 《賈養晦以其父叔厚所賦臨清亭詩求和因用韻寄》 宋·陳著

    湖邊小筑扁臨清,眼力高人巧思營。
    再世規模為日久,一區光景得天成。
    兒孫受用功名外,朋友過從水□情。
    我亦要投瀟灑約,恨無鶴骨駕云輕。

    371 《王用和歸從莆水寄呈后村》 宋·胡仲弓

    江湖從學者,盡欲倚劉墻。
    自笑塵埃瞇,難薰衣缽香。
    薜蘿緣古樹,桃李背春場。
    螢爝飄流去,能依萬丈光。

    372 《次麓湖韻送王用和歸省侍》 宋·胡仲弓

    因訪詩宗特特來,子猷興盡轉船回。
    故園松筆元無恙,新本芝蘭更欠栽。
    杰句多於貧后出,好懷長是醉時開。
    白云只在青山外,歸去堂前學老萊。

    373 《再用前韻和諸公》 宋·何夢桂

    白發星星紗帽烏,怕隨年少過西湖。
    清明上冢行人少,寒食開少宮使無。
    半世行藏隨杖屨,百年悲樂寄樽壺。
    歸來第五橋邊路,半殘少陽噪畢逋。

    374 《再用韻和葦航》 宋·蒲壽宬

    長江不直一杯寬,自笑狂生筆力慳。
    有酒何須夸戲馬,繞籬豈必強登山。
    世無劉表誰知己,人說淵明我厚顏。
    風雨滿城都過了,多簪黃菊出松關。

    375 《秀叔和章自言及再娶之事用元韻戲答之》 宋·王炎

    寤寐閒思疇昔事,來往于懷日凡幾。
    伯鸞不可無孟光,豈為青眉并玉齒。
    阿咸今與我不同,蛩蛩得草魚得水。
    流蘇帳暖雙杯行,春近梅妝香更清。
    試唱劉郎竹枝曲,道是無晴還有晴。
    長夜老夫方獨坐,手把楞伽對燈火。

    376 《陳張甘三道士和篇繼至用元韻并謝之》 宋·王炎

    疑有幽人是少微,支筇特地叩巖扉。
    清風度竹邀人住,暗水浮花送客歸。
    鶴在青田違畢弋,琴號白雪繞紋徽。
    明朝回首云山隔,撲撲紅塵又滿衣。

    377 《和毗陵尉曹昭用見寄》 未知·李中

    決獄多余暇,冥搜萬象空。
    卷簾疏雨后,鎖印夕陽中。
    還往多名士,編題尚古風。
    宦途知此味,能有幾人同。

    378 《周振甫和烽懷韻、再用韻奉答、君時為余勘》 當代·錢鐘書

    伏處喓喓語草蟲,虛期金翮健摩空。
    班荊欲賦來今雨,掃葉還承訂別風。
    臭味同岑真石友,詩篇織錦妙機工。
    只慚多好無成就,貽笑蘭陵五技窮。

    379 《和王少清用昌黎送劉師服韻索近作》 宋·項安世

    兒時學戇語,筆力思摩秋。
    年來頗解事,毀去不復留。
    荷君俎豆我,重意難為酬。
    不逢吞舟鯨,十犗虛垂鉤。
    徒蒙萬金價,竟以瓦礫唐。
    夫君自奇偉,下筆不肯休。
    須我合藥紙,欲兼砂扎收。

    380 《和陳信民用韻以高撫州之命相招》 宋·項安世

    入無錐瓦出無閭,笑殺康山老寄居。
    客里光陰何以度,閑中親舊頓然疏。
    武罔文學來投卷,臨汝君侯肯致書。
    早晚一犁親受地,時于笠底望行車。

    * 關于和用的詩詞 描寫和用的詩詞 帶有和用的詩詞 包含和用的古詩詞(5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