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和氣生的詩詞(1365首)
522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宋·劉黻
扶輿播清淑,何代不毓才。
森森萬壑松,盍厚拱把培。
蒙養正性存,臨教大義開。
嗟哉古道息,習氣少已乖。
區區黃冊子,所事惟奪魁。
戶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
525
《贈周茂叔》 宋·何平仲
及物仁心稱物情,更將和氣助春榮。
智深大易知幽賾,樂本咸池得正聲。
竹箭生來元有節,冰壺此外更無清。
幾年天下聞名久,今日逢君眼倍明。
526
《和陶》 宋·黃文雷
林表有宿靄,谷鳥相啾喧。
聽此心煩勞,啟窗西南偏。
天氣總未佳,白云生隴山。
欲訪云間人,雨至或未還。
撥灰書且住,首肯心中言。
527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羲御三星次,堯蓂九葉開。
霄躔符有道,天驥下呈才。
氣恩凌諸謝,淵源過二崔。
光華逢日月,騰躍契云雷。
528
《和方景南乍晴》 宋·卷剛中
蘭暑知秋近,淮濆氣已清。
風雷驚作雨,鐘鼓報新晴。
霧散槐庭曉,云開魏闕明。
馬行朝路穩,人喜積陰傾。
初鳥方爭出,殘蟬莫亂鳴。
小窗偏得睡,更待晚涼生。
530
《和史經》 宋·孫邦
淵明遇佳趣,欲辯每忘言。
道安對勝士,高論矜彌天。
斯人已往不可得,悠悠俗駕徒爭先。
夢尸夢穢了不悟,甯論擲足與裸顛。
531
《和朱以性》 宋·唐涇
擬駕奇肱閱四方,轉頭又是海生桑。
雁雖有帛難尋漢,猴縱無緋肯拜梁。
泱漭黃流翻地軸,屈盤紫氣貫天章。
篋中留取秋蘭佩,不識人間有水蒼。
532
《挽和靖先生》 宋·同閌
身占河南第一功,力行篤信守家風。
淵源漫說斯文喪,深切今知此道東。
七日夢楹終有待,三年筑室恨無從。
嵩伊千古漫淳氣,收入稽山鑒影中。
533
《聽鼓琴》 宋·王九齡
至音不傳徒按譜,不傳之妙心自許。
手揮五弦目飛鴻,千載流風如接武。
鶉衣百年甘藍縷,鬢雪浸浸用心苦。
我知若人之用心,指下堪為兒女語。
534
《和答劉習之見贈》 宋·王文孫
先天奧學果何傅,造化機緘存闔闢。
精微惝恍入神范,天地謂可俄而測。
奧從二畫抉秘蘊,乾元庶物因首出。
陽推陰蕩六子成,致用坎離為月日。
540
《菌子詩追和楊廷秀韻》 明·史遷
松花岡頭雷雨急,坡陀流膏漬香汁。
新泥日蒸氣深入,穿苔破蘚釘戢戢。
如蓋如芝萬玉立,紫黃百余紅間十。
燕支微勻滑更濕,傾筐盛之行且拾。
* 關于和氣生的詩詞 描寫和氣生的詩詞 帶有和氣生的詩詞 包含和氣生的古詩詞(13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