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民的詩詞(78首)

    61 《和澤民二首》 宋·吳芾

    歸心已動不容留,多謝君恩許退休。
    雖喜溪山歸似舊,卻驚歲月去如流。
    門前已是開三徑,湖上何妨具一舟。
    莫道此時無伴侶,得公足可共遨游。

    62 《和澤民二首》 宋·吳芾

    欲紹家聲每自鞭,肯同流俗飲貪泉。
    已將止足安心地,更把吟哦樂性天。
    笑日桃花將獻媚,先春梅蕊欲爭妍。
    人生會合真難遇,幸有杯觴且共傳。

    63 《和陳澤民詠巖桂》 宋·吳芾

    我家千樹正芬芳,不見羈懷已倍傷。
    豈謂幽姿憐索寞,亦來孤館伴凄涼。
    追尋尚想年時侶,披佛還同故里香。
    花下光陰能有幾,若為飄泊向江鄉。

    64 《和陳澤民韻》 宋·吳芾

    雨歇云收天意回,放教明月下天來。
    為憐病守懷三徑,故遣姮娥薦一杯。
    坐上賓僚方共集,城頭更漏莫相催。
    來年此夕知誰在,對月何妨笑口開。

    65 《和陶悲從弟仲德韻哭陳澤民》 宋·吳芾

    年來朋舊少,大半已雕零。
    人物如吾子,共謂上青冥。
    行年才五十,嘆惜負平生。
    憶子初見我,我意已先傾。

    66 《和澤民求海棠》 宋·吳芾

    君是詩中老作家,笑將麗句換名花。
    花因詩去情非淺,詩為花來語更嘉。
    須好栽培承雨露,莫令憔悴困塵沙。
    他年爛漫如西蜀,我欲從君看綺霞。

    67 《和陳澤民見寄》 宋·吳芾

    長年擾擾走紅塵,今日方還自在身。
    行處湖光侵杖履,坐來山色照我巾。
    敢希寄傲陶元亮,且學躬耕鄭子真。
    猶恐風煙勞顧揖,未能終日作閒人。

    68 《和陳澤民見寄》 宋·吳芾

    應喜衰翁得掛冠,裁成妙語鼎來頒。
    清如水上看修竹,秀似云中見遠山。
    已播政聲來闕下,更傳詩句滿人間。
    只疑自此飛騰去,未許歸來伴我閑。

    69 《和陳澤民見寄三首》 宋·吳芾

    平生懶病苦難醫,長為家山詠式微。
    投老但思拋世網,非才安敢近天威。
    不堪人事來如織,況復年華去若飛。
    胸次萬端誰與語,何時玉麈對君揮。

    70 《和陳澤民見寄三首》 宋·吳芾

    青衫晚得自蟾宮,簿領雖卑道自隆。
    不為小官忘大計,要從舊學著新功。
    忽來書劄情何厚,細讀詩篇句更雄。
    還憶去年相聚日,風前月下酒頻中。

    71 《和陳澤民見寄三首》 宋·吳芾

    不學群兒事詭隨,世途雖險此心夷。
    人生富貴誰無分,男子功名自有詩。
    好稱良辰聊適意,莫因末路輒興悲。
    山寒已有梅花放,想見尋梅日有詩。

    72 《和送春詩送陳澤民》 宋·吳芾

    少年買青春,千金初不惜。
    常恐春不留,韶華難再行。
    種杏更栽桃,為春添景色。
    對酒復當歌,與春亡間隙。

    73 《和姜總管喜民間種麥》 宋·虞儔

    腰鐮刈晚禾,荷鋤種新麥。
    田家競作苦,羔豚勞歲夕。
    翠浪愜初懷,黃云期后穫。
    晴暖得天時,肥瘠隨地力。
    賸欲觀風謠,未暇履阡陌。
    寧唯餅餌耳,庶免鞭笞責。
    擬踏青州麴,釀酒邀佳客。

    74 《曾耆英自太和攜所錄謝民師觀妙詩文副以長句》 宋·趙蕃

    別時落落問山風,見日清霜鳴啞鐘。
    二謝有詩皆可誦,七言兼與見傳宗。
    舉幡故異司隸救,右袒徒聞呂氏從。
    君獨凄涼能過我,逢迎敢作謬為恭。

    75 《和陳信民除夕》 宋·項安世

    已知時節到門闌,猶有私情惜舊錢。
    千戶神桃俄已換,一聲鬼竹豈其難。
    癡人星發愁春鏡,稚子花襦簇曉盤。
    歲歲年年只此是,且隨流俗賀更端。

    76 《和陳信民用韻以高撫州之命相招》 宋·項安世

    入無錐瓦出無閭,笑殺康山老寄居。
    客里光陰何以度,閑中親舊頓然疏。
    武罔文學來投卷,臨汝君侯肯致書。
    早晚一犁親受地,時于笠底望行車。

    77 《和天民寄筆》 宋·陳杰

    眼光如電氣如虹,少白詞場互長雄。
    幾度憶君風月社,十年坐我簿書叢。
    癡兒了事未易了,老兔中書今不中。
    次第買山歸隱去,不嫌苦淡幸來同。

    78 《和許覺民麈尾筇竹杖》 宋·郭印

    拂穢清塵志自殊,斯文危弱更當扶。
    嘉言亹亹手嘗御,高步徐徐身與俱。
    驅犢幾曾遭戲笑,化龍應亦在斯須。
    龜毛兔角人人用,莫道吾家此物無。

    * 關于和民的詩詞 描寫和民的詩詞 帶有和民的詩詞 包含和民的古詩詞(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