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正的詩詞(190首)

    101 《依韻和吳正仲赤目見寄》 宋·梅堯臣

    尋常不病眼,青白看人多。
    暫見朱成碧,難逢扁與和。
    金篦舊說在,訶子古方磨。
    我自苦風痹,思君那得過。

    102 《依韻和吳正仲冬至》 宋·梅堯臣

    流光冉冉即衰遲,物趣回環似轉規。
    長景已知今日至,孤懷不比少年時。
    阻陪上合鴛鸞後,且與南州父老期。
    況有舂禾新酒熟,百分休放手中卮。

    103 《依韻和吳正仲屯田重臺梅花詩》 宋·梅堯臣

    桃花已滿秦人洞,杏樹猶存董奉祠。
    莫怪寒梅獨多葉,只緣樂府有新詩。

    104 《政和元年正月一日作》 宋·晁說之

    元年元日日甲子,從自漢歷來有三。
    總把皇恩調玉燭,今朝獨更覺春酣。

    105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絕正月晦日》 宋·文同

    游騎翩翩從使君,娛賓亭上宴西曛。
    座中不用頻辭酒,明日青春已一分。

    106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絕正月晦日》 宋·文同

    柳色繞堤金粉明,湖光浮岸玉煙輕。
    風柔日薄恰新霽,正好訪春來此行。

    107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絕正月晦日》 宋·文同

    滿眼垂楊照綠波,就中春意延先多。
    不將歌管酬佳景,擬奈翠漪堂上何。

    108 《答和吳傳正贊善二首》 宋·邵雍

    洛陽城里一愚夫,十許年來不讀書。
    老去情懷難狀處,淡煙寒月映松疏。

    109 《答和吳傳正贊善二首》 宋·邵雍

    樂靜豈無病,好閑終有心。
    爭如自得者,與世善浮沉。

    110 《二十五日依韻和左藏吳傳正寺丞見贈》 宋·邵雍

    上陽光景好看書,非象之中有坦途。
    良月引歸芳草渡,快風飛過洞庭湖。
    不因赤水時時往,焉有黃芽日日娛。
    莫道天津便無事,也須閑處著功夫。

    111 《依韻和吳傳正寺丞見寄》 宋·邵雍

    五十年來讀舊書,世間應笑我迂疏。
    因思偊女忘今古,遂悟輪人致疾徐。
    道業未醇誠可病,生涯雖薄敢言虛。
    時和受賜已多矣,安有胸中不晏知。

    112 《次韻王宗正定國與蘇翰林先生黃校書魯直唱和》 宋·晁補之

    東國寬市征,西山休騎屯。
    時清詩人喜,洗濯出佳言。
    淵源蘇夫子,河入莆菖翻。
    軌轍校書君,駕驂盜驪奔。

    113 《和邠倅王正夫大夫游西湖》 宋·張舜民

    雨過花開一郡忙,紫微山影照湖光。
    東風不費舟船力,暖日能添羅綺香。
    已拚今朝須盡醉,預愁明日又辭鄉。
    飽聞馮翊無花草,唯有城頭至樂堂。

    114 《和方正叔芍藥》 宋·王之道

    院落清和晝漏長,曲欄高檻倚新妝。
    未饒玉蘂來仙女,那羨蓮花似阿郎。
    遣興勉從吾輩在,追歡難入少年場。
    開緘忽得驚人句,滿紙云煙翰墨香。

    115 《和趙養正春日游魏園》 宋·王之道

    藜杖芒鞋信腳行,宿云披絮雨初晴。
    溪邊草色青氈合,竹外山光翠蓋橫。
    弱柳弄閒無限思,小桃含笑不勝情。
    清明此去旬余日,花底能尋載酒盟。

    116 《和景彝正月十八日偶書》 宋·王珪

    樹含春色明兼暗,云帶朝寒去復還。
    未有燕回羅幕上,不知人在玉樓間。
    吟魂幾繞青山曲,醉夢多游紫府關。
    待得歸時花示老,莫因寥落起愁顏。

    117 《依韻和元參政正月十九日候聚廳移刻未至石占》 宋·王珪

    日下龍樓禁漏疏,朝衣猶自覆熏爐。
    五房人退文書靜,閑看河州瑞麥圖。

    118 《同和叔飲王文正公三槐廳吳正卿》 宋·韓維

    投杯送余景,休駕避初燠。
    久嫌花攬心,始愛樹清目。
    主人樂儒學,定契均季叔。
    疏簾翳廣坐,并薦肴與蔌。

    119 《奉和介甫正月二日》 宋·韓維

    春意來何早,乾坤潤澤中。
    雪明初照日,云斷欲隨風。
    世事蚊虻過,身謀雁鶩同。
    諸君亦詩酒,吾道未應窮。

    120 《和汪正夫梅》 宋·鄭獬

    窮通系命不由才,富貴偏宜老后來。
    花草猶教有先后,憑君試看北枝梅。

    * 關于和正的詩詞 描寫和正的詩詞 帶有和正的詩詞 包含和正的古詩詞(1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