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歌的詩詞(752首)

    681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燒藥爐存草亦靈,煮茶灶冷水猶清。
    老仙一去無消息,只有飛泉落佩聲。

    682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桃花認得捕魚船,醉著歸來月滿川。
    山鬼已磨蒼玉碧,要留名字與風煙。

    683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家在清溪第幾峰,誰搴薜荔采芙蓉。
    漁歌未斷忽歸去,翠壁一重云一重。

    684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群仙曾此醉{左酉右光}船,插向蒼崖不記年。
    蕙帳夜寒聞鶴語,人民城郭自堪憐。

    685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宿雨留云被半巖,晴光飄散雪毿毿。
    沾衣不識骨輕重,下有老龍無底潭。

    686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竹繞寒樓蘚徑深,莖莖手種玉成林。
    翠屏向晚無人對,猶識先生一寸心。

    687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又撐小艇過前灣,竹外庵居書掩關。
    桃李無言開未了,春風元自不曾閒。

    688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云氣藏山雪卷灘,地靈不與俗人看。
    一篙略借秋崖便,九曲欲窮山雨寒。

    689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莫說水窮山勢開,匆匆急棹酒船回。
    溪山欲盡興無盡,撐入白云深處來。

    690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乘興而來亦偶然,誰將陰壑作晴川。
    筍輿更問星村路,去看溪南一線天。

    691 《又和諸公作雪月歌》 宋·方岳

    月觀夜午雪觀早,酒興崔嵬詩潦草。
    梅花在傍具知狀,喚渠收拾秋崖藁。
    月邊雪邊同一寒,詩成不許凡人看。
    年年月寒雪寒處,老骨槎牙倚枯樹。

    692 《竹素山房小飲南徐唐正方善歌吳伶以長簫和之》 宋·仇遠

    少時聞簫白玉臺,一曲未終丹鳳來。
    金瀨空明秋水淺,妙音久不聞蓬萊。
    吳下老伶燕中回,能以北腔歌落梅。
    紅塵箏笛耳一洗,便覺箜篌憤抑琵琶哀。

    693 《江舍人宅筵上有妓唱和州韓舍人歌辭因以寄》 唐·徐鉉

    良宵竹絲偶成歡,中有佳人俯翠鬢。
    白雪飄颻傳樂府,阮郎憔悴在人間。
    清風朗月長相憶,佩蕙紉蘭早晚還。
    深夜酒空筵欲散,向隅惆悵鬢堪斑。

    694 《水調歌頭 和鄭彥章韻》 元·許有壬

    春來久無雨,都作艷陽天。
    天公素念民事,其忍穢良田。
    鞭起九淵濃睡,散作兩間膏澤,生意發天然。
    聽得老農語,大有是今年。

    695 《齊天樂 乙未暮,錢素庵見和前韻,再歌以謝》 元·邵亨貞

    柳花飛滿春歸路,隔江暮云搖影。
    草暗河橋,塵昏水驛,難覓仙翁丹井。
    年光漸暝。
    任老鬢霜雕,壯心灰冷。

    696 《齊天樂 乙未暮,錢素庵見和前韻,再歌以謝》 元·邵亨貞

    柳花飛滿春歸路,隔江暮云搖影。
    草暗河橋,塵昏水驛,難覓仙翁丹井。
    年光漸暝。
    任老鬢霜雕,壯心灰冷。

    697 《水調歌頭 和趙明叔韻》 元·王惲

    西山卷殘雨,天宇翠眉修。
    余霞漸成綺散,樓外月如舟。
    漾漾銀河垂地,浩浩天風拂枕,吹滿一簾秋。
    覺我清興遠,歸夢到巖幽。

    698 《水調歌頭 和姚雪齊韻》 元·王惲

    書史有真味,誰遣博微官。
    丈夫出處道在,義命正須安。
    浩浩都門冠蓋,眼冷雞蟲得失,矯首入遐觀。
    時對雪齋老,清議豁襟顏。

    699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 明·李東陽

    何人醉寫云山圖,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覺樹林開扶疏。
    平原蒼莽不知處,忽有細路通榛蕪。
    茅堂枕山半閣水,卷幔正對前峰孤。

    700 《和李太白把酒問明月歌》 宋·陳普

    人生能幾月圓時,歌之舞之復蹈之。
    月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從事相追隨。
    四人好在都無闕,相勸相酬到明發。
    此夜山河有主張,鎖碎繁星俱滅沒。

    * 關于和歌的詩詞 描寫和歌的詩詞 帶有和歌的詩詞 包含和歌的古詩詞(752首)
    chengrenyouxi